五一假期 | 港人內地客“雙向奔赴”旅遊成為熱潮香港新聞網5月2日電 一連五天的內地“五一”假期從星期四(5月1日)開始,大批港人和內地遊客北上南下“雙向奔赴”旅遊,成為一股熱潮。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消息,截至5月1日21時,“五一”假期首日已有逾88萬人次入境香港或自香港出境,其中入境人次超過46萬。其中,內地訪港旅客錄得超過21.3萬人次,較去年黃金周首天全日數字增加近18%。 (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大批旅客湧來香港旅遊,盛況再現 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無處不旅遊,尖沙咀的傳統購物熱點人頭湧湧,廣東道名店外大排長龍;昔日客似雲來的西貢一帶海鮮酒家亦生意滔滔;新興景點如內地劇集《難哄》的取景地方都是打卡的內地客。有旅客表示,香港購物質量有保證、貨品款式多樣,預計花費數千至一萬多元,相機、化妝品、時裝等成為購物焦點。 一連五日的黃金周假期開始,西九龍高鐵站昨日有不少內地客拖著行李篋抵港,也有港人趁五一勞動節、佛誕公眾假期,自製小長假出外旅遊。入境處數字顯示,昨日截至晚上9時,共有超過88.4萬人次出入境,入境人次有超過46萬,內地旅客佔21.3萬人次。 去年的內地五一黃金周,也是五日假期,首日訪港旅客錄得18.1萬人次,昨日五一黃金周首日截至晚上9時的數字,已較去年全日數字升近18%;若與上月的清明節三日小長假首日比較,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增逾19%。 新舊景點同樣人山人海 昨日尖沙咀廣東道人頭湧湧,不少名店外都有遊客排隊。傳統打卡景點星光大道亦都人潮湧湧,有旅客登上觀光船欣賞維港景色,天星小輪乘客人潮迫爆。訪港內地團除了去傳統景點,更加入新興熱點,例如中環大館及啟德體育園等。 除了傳統景區,不少貼近本地人生活的街坊小店或街道,或是電影、電視劇的取景地,亦都受遊客青睞。位於大坑的炳記茶檔,因曾有多位明星及歌手到訪過,以及是內地熱播的愛情電視劇《難哄》的取景地,成為不少旅客的打卡地。記者昨午現場所見,店外排起長龍,有遊客拿著印有該店的明信片影相留念。 油麻地警署一樣熱鬧,旅客紛紛在警署前拍照留念。西環堅尼地城新海旁沿岸的旅客同樣絡繹不絕,欄桿、路牌和的士站都成為打卡目標。 “香港款式多樣 在內地買不到” “很多傳統景點都去過了,所以想找一些新興的景點打卡”,廣東旅客李小姐說,現在年輕人都喜歡拍照在網上分享,香港的大街小巷,拍起來都很好看,打算在港遊玩兩天,到處打卡。她還打算購買一部膠片機,“香港的款式多樣,很多在內地都買不到”。 不少旅客都選擇在香港玩三天或以上,來自湖南的遠小姐,已第六次來港,她打算帶小朋友到迪士尼的新園區遊玩,“雖然已經去過兩次了,但有新園區,還是要去體驗一番。”她說,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很多關於香港新興景點的推薦,這次特意來打卡,感覺特別新鮮有趣,還要到處品嘗美食,兩人預計消費約1.5萬元。 來自廣東的梁小姐說,今個假期來港追星,還打算購買衣服,預計消費約一千元。她說以前來香港遊玩,主要是飲飲食食、打卡茶餐廳等,有工作後,收入增加,更喜歡來港掃貨,“香港的服裝款式多,更有設計感。而且來港很方便,如果商場有折扣,我都會專門來港購物。” 有來自深圳的旅客於晚上經羅湖口岸離港,拿著大包小包購物袋返回深圳。有旅客表示,昨日趁黃金周假期來港購物,購買在內地買不到的零食,以及化妝品、玩具等,花費七、八百元。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受惠於中央開放更多個人遊城市,以及恢復深圳居民赴港旅遊一簽多行,相信今年的五一黃金周,訪港旅客人數會較去年增加。 香港多部門協同 護航旅客消費權益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今年的“五一”黃金周,香港多部門協同,一方面提升通關效率,另一方面保障旅客消費權益,打造高效與溫情并重的旅行體驗。從跨境交通的“分鐘級”調度,到消費維權的“零容忍”監管,再到服務細節的“暖心”設計,香港正以更開放的姿態,重塑“好客之都”的金字招牌。而每一位旅客的笑容,都是對香港服務最好的肯定。 交通保障:運力加碼應對客流高峰 五一黃金周期間,香港迎來內地遊客出行高峰。香港特區政府運輸署(以下簡稱“香港運輸署”)預計,“五一”黃金周期間會有大量香港市民、車輛及內地旅客經各陸路管制站往來內地及澳門,尤其是5月1日、3日及5日,呼籲市民和旅客及早規劃行程,預留充裕交通時間。 今年“五一”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以下簡稱“香港入境處”)預計約有571萬人次(包括香港居民及訪客)經各海、陸、空管制站進出香港。經入境處與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邊檢總站)等內地部門協商後,預計約有490萬人次會經各陸路邊境管制站進出香港。陸路出境較為繁忙的日期為5月3日,出境人次約59萬,而入境高峰期為5月5日,入境人次約58萬。其中,羅湖、落馬洲支線及深圳灣三大口岸最為繁忙,預計日均客流分別達23萬、21萬和15萬人次。 智慧出行:“香港出行易”助力高效通關 為應對客流壓力,香港多部門聯動,應對出入境高峰。香港運輸署已協調本地及跨境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在假期期間加強服務,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坊間稱“金巴”)的班次,最高峰時將加密到一分鐘至少一班,落馬洲-皇崗過境穿梭巴士(坊間稱“皇巴”)發車間隔縮至約兩分鐘;另外,跨境直通巴士配額也會增加,而香港本地專營巴士B線班次密度,則提升到超過平常周末的水平。此外,港鐵東鐵線也會在金鐘至羅湖/落馬洲段增開列車。 此外,港珠澳大橋方面,香港運輸署通過“香港出行易”App實時更新口岸交通畫面,并與珠海聯動發佈港珠澳大橋車輛通關預測,引導旅客錯峰出行。香港運輸署也提醒駕車人士,在港珠澳大橋主橋行駛時,應時刻遵照珠海市實施的交通管控措施,除非獲得珠海市的指示,車輛一律不可佔用應急車道。 香港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24小時監控全港交通,并通過電台、電視台等多渠道發佈動態信息。 權益守護:嚴打不良營商手法,助消費者避開購物陷阱 為保障旅客消費權益,香港海關自4月24日起加強行動,對油尖旺、銅鑼灣等旅遊購物區展開地毯式巡查。重點監管對象包括參茸海味店、珠寶行及藥店,嚴防虛假標價、先誘後轉銷售等違法行為。 巡查中,海關人員向商戶發放合規指引,明確《商品說明條例》的規定。而在口岸區域,工作人員向旅客派發中英文提示單張,呼籲“保留購物小票,警惕計量單位陷阱”。針對短期留港旅客,海關設立快速投訴通道,確保72小時內響應處理。香港海關十分關注商戶以不良營商手法誤導消費者購物的情況,設有快速行動隊處理短期留港旅客的緊急投訴,會即時轉介個案予調查人員作優先處理。 另一方面,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以下簡稱“香港衛生署”)同步加強藥品監管,突擊檢查全港藥房標識使用情況,以保障公眾健康,同時加強旅客在港消費的信心。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從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有9家公司因為違規使用藥房標識而被定罪,最高被罰港幣16800元。 香港衛生署提醒消費者,為便利公眾識別註册藥房,衛生署已編製識別註册藥房的標籤,併發送到各藥房以張貼於藥房當眼位置。消費者可透過掃描藥房展示的二維碼,獲得註册藥房的資料。旅客也可以通過掃描門店二維碼或登錄“醫健通”平台,一鍵驗證藥房資質。 (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