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連會”二十週年 張榮恭:台灣民眾應有和平的選擇香港中通社4月3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鄭竣凱)二十年前,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到大陸進行“和平之旅”,與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會晤,實現國共兩黨時隔六十年的正式對話,也讓當時緊張嚴峻的兩岸形勢有所緩和。 二十年後,兩岸對立愈發嚴重,甚至引發兵兇戰危的憂慮,親歷“和平之旅”的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當台灣執政者走上一條執迷不悟的路,在野黨必須要讓台灣民眾有另外的選擇,“一個和平的機會”。 2005年3月,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即時實施《反分裂國家法》,規定以非和平方式應對台灣分裂的數項情況,反制時任台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接連鼓吹的“台獨”主張。 陳水扁宣揚“台獨”氣焰囂張,大陸反分裂決心堅定,兩岸形勢逐漸危急。同年4月26日,連戰啟動赴陸“和平之旅”,期間達成“胡連會”,一場國共兩黨領導人的見面對話,為兩岸緊張局勢吹去春風,也替和平發展花開結果埋下種子。 張榮恭表示,按照陳水扁的主張,兩岸必然走向軍事攤牌。當時國民黨作為在野黨認為,不能容許這種情況發生,必須讓台灣民眾了解“台獨”的可怕,認識到交流可以促成兩岸和諧相處,連戰秉持這樣的信念推動“和平之旅”。 “胡連會”三年後,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岸迎來和平發展、共享成果的八年黃金時代。隨著民進黨又一次上台,兩岸形勢風雲突變,張榮恭指,蔡英文、賴清德兩任領導人共9年執政,台灣“去中國化”鋪天蓋地,美國亦不斷利用民進黨挑動台海情勢,當前形勢比20年前更加嚴峻。 張榮恭。香港中通社圖片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上台後極力限縮兩岸交流往來,甚至頻繁打壓在台陸配。張榮恭認為,“台獨”路線沒有務實可言,賴清德的“台獨”理念相當頑固,放任其走下去與當時陳水扁“台獨”主張同樣危險,但外部環境完全不同,台灣各界有識之士應更清醒地看到這一點。 賴清德領導下的民進黨挑釁大陸、破壞兩岸和平,對內大舉壓制在野黨,藉由“大罷免”與司法手段追殺政敵。面對執政黨的全面打壓,在野的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進行合作,憑藉兩黨領袖峰會確立共識,也通過4·26大遊行動員支持者。 同二十年前一樣,台海緊張之時,國民黨處於在野地位,現在又與同為在野黨的民眾黨深入合作。張榮恭表示,藍白兩黨都主張兩岸和平,雙方必須加強合作,既要反對民進黨專制獨裁,也要防範賴清德利用專制手段推行“台獨”,導致兩岸爆發衝突乃至戰爭。 “反對‘台獨’可以避戰,‘九二共識’可以謀和”,張榮恭強調,民進黨想要搞“台獨”,國民黨等在野黨就要讓台灣民眾有不同的選擇,在兩岸關係上要走出和平的道路。 受民進黨執政下長期“去中國化”影響,張榮恭認為,或許是因應台灣內部情況以維持國民黨力量,一段時間以來藍營對“九二共識”的宣揚力道有所減弱,但台海越是出現問題,越要讓民眾了解和平的重要性,越要加強“九二共識”的聲音。(完) 【編輯:李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