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CEO:集團今年開局表現強勁 首季純利按年升37.27%香港新聞網4月30日電 港交所30日發佈其截至今年3月底的首季業績。該公司首季純利40.77億港元,按年升37.27%,高於市場預期。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財務摘要上,港交所2025年第一季收入和其他收益及溢利創歷季新高。2025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為68.57億元,較2024年第一季上升32%、較2024年第四季上升7%。其中,主要業務收入較2024年第一季上升36%,反映現貨、衍生產品及商品市場成交量上升,使交易及結算費增加。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港交所今年開局表現強勁,2025年第一季創下集團歷來最佳季度業績。2024年下半年,全球對投資中國機遇的熱情回升,並在人工智能和其他創新發展的推動下持續增强,讓香港的市場在2025年依然保持活躍。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內地投資者更積極地參與離岸市場,香港的現貨市場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均創下新高。本季度有16個交易日成交量超過3000億元,多隻期貨及期權合約的成交量和未平倉合約張數均創單日新高。商品市場亦穩健增長,2025年第一季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成交量創下11年來第二高的季度水平。 本季度香港市場的融資活動持續活躍,突顯了香港市場的吸引力。陳翊庭指出,新股市場融資額位列全球前五,並迎來自2021年4月以來融資額最大的兩宗再融資發行。第二季度以來,新股上市申請數目保持穩健,共有120宗申請正在處理中,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領先新股集資地的地位。 陳翊庭提到,港交所也在2025年大力開展多項戰略舉措。港交所與迅清結算有限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夥伴關係,致力於豐富固定收益及貨幣產品生態圈;港交所也推出新產品,為市場注入更多活力和流動性;港交所繼續拓展認可證券交易所的範圍,容許更多地區的企業來香港第二上市。 陳翊庭展望,港交所將繼續善用立足中國的獨特優勢,擴大與全球市場的聯繫,提升港交所的渠道、平台及產品,確保香港有能力抵禦宏觀環境波動和把握未來機遇。 其中,業績數據指出標題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及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創下2427億元、1099億元和394億元的歷季新高;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以及股票期權的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創歷季新高;債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創歷季新高;場外結算公司結算金額創歷季新高。 另外,第一季推出六隻新股票期權類別;全球最大的納斯達克100指數ETF互掛上市;首隻恒生科技指數備兌認購期權ETF及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市等新產品。 在陳翊庭提到與迅清結算合作上,港交所與迅清結算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優化香港資本市場的交易後證券基礎設施,豐富香港的固定收益及貨幣產品生態圈場外結算公司由2025年3月21日起擴大接受債券通持倉中的在岸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作為所有場外結算公司清算的衍生產品交易的履約抵押品。 此外,港交所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首次在香港舉辦金融研討會。英國方面,LME推出全新交易平台LMEselect v10;英國最高法院決定拒絕給予2022年鎳市場事件的上訴人進一步提出上訴的許可,有關的司法覆核程序就此終結;LME與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就2022年鎳市場事件的執法調查達成和解協議,相關調查程序就此終結。(完) 【編輯:梁嘉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