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西葡人摸黑回家,台灣民眾慌了當地時間4月28日,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規模停電,法國南部也受到波及。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里韋拉認為,此次停電是歐洲記錄到的最嚴重事件之一。背後原因還是耐人尋味。 停電讓5000多萬人的生活幾乎停擺。交通、通信、醫療等關鍵領域一度癱瘓,在馬德里舉辦的國際網球賽事也因此暫停,觀眾摸黑回家;部份西班牙超市排起購買生活物資的長龍,有一些限購瓶裝水。在21世紀的歐洲大陸發生大面積停電,難以想象。過去一些世界上發生大面積停電的地方,大多是孤島或者經濟較落後的地區。 長居法國二十多年的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歐洲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該有的幾乎都有,但老化嚴重。他舉例,法國地鐵幾乎每天都會出一次事故,所以如果有重要事情,往往會提前兩個地鐵班次出門。 宋魯鄭續指,目前歐洲各國經濟普遍不好持續很長時間,不具備能力和條件重建或大規模維修基礎設施。本次停電波及西葡法三國,也令宋魯鄭聯想到歐洲電網一體化的情況,這在發生事故時很容易造成連鎖反應。 “不過,歐洲不同國家之間儘管互相供電,但一旦遇到缺電,各國首先都要保自己,因而限制對其他國家電力輸出。這也容易導致問題出現。” 網上流傳一張俄羅斯總統普京關掉電閘的照片,雖然是網友搞笑之作,但也不得不讓人思考,電力等能源安全,是多麼多麼重要! 究竟這一次停電原因為何?首先官方排除了人文因素。 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沒有跡象表明影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停電是由網絡攻擊造成的。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引述電力公司指暫時仍未知具體的停電原因,他提到事發時有15吉瓦(gigawatts),相當於全國約6成用電量的電力,在5秒內突然消失,形容是前所未見,技術人員正厘清原因。 葡萄牙這邊,總理蒙特內格羅則表示,事故問題源自西班牙。葡萄牙國家電網表示這是“罕見大氣現象”導致氣溫嚴重失衡,進而引發大面積停電。 有分析認為,此次停電的背後原因,有可能是清潔能源。 據報道,西班牙正成為綠色能源的領導者,擁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據能源智庫Ember的數據,西班牙約43%的能源來自風能和太陽能,核能占20%,化石燃料占23%。去年是西班牙再生能源發電創紀錄的一年,佔總用電量的56%。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81%。 如此大規模的停電,2003年也曾經發生一次,意大利和瑞士之間的水力發電線路出現問題,意大利半島停電約12小時。2006年德國電網超負荷,也曾導致歐洲部分地區、甚至遠至北非摩洛哥的電力中斷。 西葡大停電新聞也在推進“非核家園”的台灣引起熱議。 台灣最後一座尚在運轉的核能發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停止運轉。今年夏天,將是台灣自1979年、將近半世紀以來,第一個沒有核電可用的夏天。 台媒報道,台電以新增燃氣機組作為填補發電缺口的主力,但需要增建天然氣接收站作為配套才能運作。台灣目前只有兩座天氣然接收站,興建速度嚴重延宕。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要今年6月才能正式供氣。原本按計劃2032年完工的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通氣時間要進一步延期至2037年。 在各種火力發電中,天然氣安全存量是最低的,只有13天,煤有40天,油有3個月。有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能源政策將燃氣發電占比提高至50%,是台灣能源安全的脆弱點。因為天然氣接收及儲存設施常會受到環團及居民的反對,同時,台灣地質條件也不像歐洲那樣適合地底儲存。 29日當天,就有台灣媒體問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西葡這類大停電發生在台灣該怎麼辦?郭智輝只是回答“有防備措施、有智慧調度、有準備”。 冠冕的話說了一堆,就是沒有給出答案。一直以來,民進黨當局將“非核”當作“神主牌”,島內幾乎每個夏季都會發生斷電跳電,民眾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嘲諷當局“用愛發電”。 這個梗,已被大陸網友廣泛借用,表達做事盲目不切實際的意思。 新北市長侯友宜質疑,“核電歸零”後,能源配比在哪?替代能源在哪?當局無法讓人民有信心。侯友宜也擔憂,如果夏天又缺電,備載容量又不够,大家都會很煩惱;不是給一句口號說不缺電,官員必須講清楚,讓產業界和人民有信心。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