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1.3萬人從事外賣工作 入行主因為工作具彈性

分享到:
2025-03-18 10:1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18日電 外賣平台Deliveroo戶戶送宣布撤出香港,引發社會關注外賣員的勞工福利。政府統計處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間,香港有近1.3萬人從事外賣及送貨僱員工作,外賣員彈性工作方式、容易入行及離職的工作性質是吸引他們入行的主要原因。

有關調查為政府統計處於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間進行,結果顯示,約12900人在統計前12個月內有從事食物及貨物送遞數碼平台的工作,從事外賣行業的人普遍較年輕,過半(52.5%)落在15至39歲年齡組別,50歲或以上人士則佔24.2%。大多數人(68.6%)在一天內通常只會為一間外賣平台工作。

此外,5300名外賣員使用單車送外賣,其次4800人為“步兵”,電單車手及客貨車司機分佔22.7%和21.6%。平均而言,五成一的平台工作者每小時會接到2至3張訂單。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調查顯示,64.7%的外賣員指有關工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當中37.1%平均月入超過1.5萬元(港幣,下同),但亦有34.9%的外賣員平均月入不足5000元。

工作時間方面,近5成4外賣員每周工作時數在44小時以下,工作時數在44小時以上的則佔24.9%,餘下外賣員則稱沒有固定工作時數。

收入參差,為何仍能吸引港人入行?

逾9成外賣員透露入行因工作性質,包括彈性工作方式、容易入行及離職、擁有更多空間時間以平衡工作與生活、對工作程序及方式有更大控制權,其次才是財政考慮及入職毋須特別資格要求。

但也有外賣員坦言,收入不穩定。

“一天賺多一些,一天可以完全沒收入。”有外賣員表示,周末期間較多香港人在家叫外賣,訂單較多,收入就較多。

外賣平台通常會設置獎罰機制,外賣員指出,主要的獎勵準則包括高接單率、準時,以及高上線率;主要的懲罰機制則是被客戶投訴、未能準時送貨,以及食物或貨物有損壞。

外賣平台戶戶送早前宣布撤港,僅運行至4月7日。有關注勞工權益的議員認為,統計處的調查數據滯後,不能清楚反映最新市況。

“現在又有一間平台撤出香港,對整個外賣市場會否有影響?或是疫情過後會否生態有轉變?”勞聯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林振昇認為,有關調查可以每一、兩年進行,以便適時掌握外賣員工時、收入變化,討論他們的保障情況。

香港外賣市場早前被兩大平台Foodpanda和戶戶送佔據市場9成多年,但2023年5月內地美團旗下外賣平台Keeta登陸香港後,市場變天。

戶戶送市佔率僅半年就被Keeta超越。第三份市場調查機構Measurable AI資料顯示,去年首季訂單量方面,Foodpanda市佔率為37%,Keeta取得43%,而Deliveroo已跌至20%;以GMV計算,Foodpanda市佔率44%,Keeta取32%,Deliveroo則為24%。

待戶戶送撤港後,香港外賣市場又將回歸至兩間外賣平台競爭的局面。(完)


【編輯:劉春】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