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 推動香港新時代的關鍵角色香港新聞網3月8日電 當維多利亞港的晨光映照著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這座東方之珠正以嶄新的姿態邁入新紀元。回歸祖國28年來,香港女性以堅韌與智慧撐起“半邊天”,在政治、經濟、商界、體藝等領域綻放奪目光彩。今天我們盤點十位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傑出女性。 范徐麗泰 范徐麗泰。 范徐麗泰曾是香港政壇輝煌的明星人物,如今她仍致力於香港社會服務。作為一位知名人物,其在各自領域內有著顯著的貢獻與影響,以其卓越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與尊重。她早年在香港理工學院工作,1997年至2008年先後擔任臨時立法會及立法會主席;自2005年至2008年在香港大學民意調查中,連續為支持度最高的立法會議員。范徐麗泰於1997年至2008年先後擔任臨時立法會及立法會主席,期間的出色表現為其贏得不少民心;1998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金紫荊星章;自2005年至2008年在香港大學民意調查中,更連續當選為支持度最高的立法會議員。2007年7月1日獲代表香港特區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勛章。 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 2007年,林鄭月娥嶄露頭角,并逐步以果斷、堅強、“好打得”的作風,成為政壇新星;那一年,她帶著73.8%的最高民望,進入梁振英領導下的港區政府;不懼處理一件又一件的棘手案子,她是香港回歸20年來,第一位女特首。“作為公僕,需要具備三種品質:一是承擔、二是激情、三是同理心, 缺一不可。”林鄭月娥曾多次以此與公務員同僚互勉。 在歷經27年的公僕生涯後,她擔任了9年半問責官員,角色的轉變,令她能從更多方面了解社會的需要。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她了解 亦認同香港的核心價值,所以向中央反映民意是其責之所在;同時因 著過去的職務,與內地官員亦有良好的互動及溝通,建立了互信。此外,作為問責官員,她亦會從宏觀的角度,向全世界推介香港。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歷任非官守成員、議員、新民黨及主席,曾任香港政府官員,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是的前任高官,是首位女性出任保安局局長,掌管全香港合共約6萬3千人的紀律部隊。葉劉淑儀任內最為人囑目的是為政府制訂《公安條例》、處理棘手的居港權問題和就《基本法第23條》制訂《國安條例》。2002年獲金紫荊星章。葉劉淑儀處事果斷、作風硬朗和建樹良多,是香港政壇上的“鐵娘子”。葉劉淑儀的強悍和硬朗的作風與正直和不服輸的個性,為她贏得、紀律部隊、部份前高官和很多不同界別人士和部分市民的認同。 何超瓊 何超瓊。 香港商界領袖,30多年前,27歲的何超瓊不想依靠父親何鴻燊,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獨立創業。香港回歸前夕,面對發展新機遇,她回到家族企業,與父親一同打拼。2006年,何超瓊獲意大利仁惠之星司令勛章;2011年,以50億美元身價成為香港女首富;2013年,入選《福布斯》亞洲50大商業女性名單,位列第15位,她在酒店、旅遊、娛樂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被《福布斯》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女性之一。她擔任香港婦協主席,在“黑暴”事件中正義發聲。作為企業家,何超瓊更是親眼見證了港澳兩地回歸後的發展變化。她說,我們在港澳地區也要統籌起來,發揮橋樑的作用,依靠國家,也要融進國家發展大局。 梁鳳儀 梁鳳儀 香港證監會現任行政總裁。 這位香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才女作家,首開“財經小說”先河,迄今已出版了超過100部作品,全球銷量逾1000萬本。作為香港三大暢銷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曾風靡華人世界;同時,她首次將“菲傭”引入香港,為萬千家庭服務,成為香港社會史上一大創舉;她成立的勤+緣出版社,短短兩年後,即躍陞為香港三家營業額最高的出版社之一。在任職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時,籌組各亞洲中央銀行推出亞洲債券基金;協助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促成中國財政部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債及其他投資產品。 陳翊庭 陳翊庭 香港交易所的聯席營運總監、行政總裁、董事會當然成員。 入選2024年《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她曾於2021至2023年連續三年被評為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年度女性領袖之一。 亦曾被The American Lawyer評為2018年度最佳交易律師,並被IFLR1000評為2019年度亞洲最佳律師。 陳女士持有香港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及哈佛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 她擁有香港事務律師和美國紐約州的律師資格。她在環球金融市場累積逾30年的管理經驗,在推動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優化基礎設施、以及提升香港市場的質素、吸引力和效率方面貢獻良多,鞏固了香港交易所作為國際領先交易所集團的地位。 葉玉如 葉玉如 2004年,香港誕生了第一位“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科學家獎”(又名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得主——國際腦神經科學權威葉玉如。廿載過去,她一直深耕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學及藥物研發,在檢測和治療屢現突破。2022年10月上任科大校長,成為以“科技”為名的香港科技大學首位女校長,及本港八所資助大學校長中唯一女性,見證著香港創科發展邁向新時代,更是女性參與科研的標誌。葉玉如上任以來,她成功在不同領域招得近70名教研人才,當中很多是業界和學術界翹楚和明日之星;舉辦首屆“獨角獸日”加強科大與企業家的聯繫。作為創新教育的先驅,科大是香港首間把ChatGPT等開放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教學的高校。 任詠華 任詠華 香港大學暫任副校長(國際創新中心),她於2001年年僅38歲的她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為當時最年輕的院士,她於2011年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此外,她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及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任詠華教授現任港大理學院化學系黃乾亨黃乾利基金教授(化學與能源),主要從事無機和⾦屬有機化學、超分⼦化學、光物理學和光化學,以及分⼦功能材料等前沿領域研究。她因為在無機化學和配位化學基礎研究的成就,並在合理設計和合成新型發光金屬有機分子功能材料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獲得嘉許,是首位獲Bailar Medal 獎殊榮的亞洲科學家。 施南生 施南生 香港寰亞影視責任有限公司副主席。香港電影界重量級製片人,曾與徐克共同創辦“電影工作室”,製作《倩女幽魂》《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經典影片。長期推動香港電影國際化,被《好萊塢報道》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之一。施南生也是傳媒界翹楚,70年代先後在無線、港台、佳視、麗的當製作及行政。80年代在新藝城,創出港產片的黃金時代,協助有線、傳訊、電訊盈科等收費電視開天辟地。 江旻憓 江旻憓 作為香港首位世錦賽獎牌得主的香港女劍手,2024年她紅遍香江。她是全學科發展的學霸。江旻憓自小學習跆拳道(擁有兒童黑帶)、滑冰、古箏及繪畫等多項活動,在學業方面的表現亦同樣出色,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她是首位曾贏得世界盃(四次)、大獎賽(兩次)和奧運(⼀次)的香港女劍手,也是香港首位世錦賽獎牌得主,世界排名更多次位居第一,締造港隊歷史。 (完)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