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自殺人群年輕化 專家籲全面採用公共衞生措施

分享到:
2024-09-15 00:0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9月15日電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5歲或以下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殺率,由前年0.9升至去年2.9。該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數據顯示10宗學童自殺個案,只有4成有抑鬱情況,需要全面採用公共衞生方向應對。

家長要多關注兒童精神快樂。(中通社圖片)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最新研究顯示,去年本港年青人自殺情況較前一年更值得關注,特別是15歲或以下女生增幅令人憂慮,由2022年的兩人大幅增至去年16人,年輕化情況也是一個很大挑戰。研究發現自殺學童並非單一問題,去年的20多宗15歲或以下自殺個案中,有一半來自單親或離婚家庭,顯示有關家庭背景的學童,需要更多關注和支援。

葉兆輝表示,希望社會不要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視作對等,研究顯示10宗學童自殺個案,只有4成有抑鬱情況,需要全面採用公共衞生方向應對。對於“三層應急機制”正進行檢討,他說一個有效的支援系統,能夠令老師、校長有信心和能力處理學童自殺問題,但檢討後的應對方向仍需要討論。

他又認為當局需要虛心全面檢討相關政策,深究有關問題,又指,學生容易受學業和人際關係壓力影響,但強調學業成績不能直接代表個人成敗,學校和老師等多方須繼續合作,打造“幸福校園”,令學生喜歡上學,並感到被人接納。

出席同一節目的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表示,認同機制對學校有很大幫助,但建議避免只收窄針對“應急”個案,將機制恆常化。認為學校多舉辦不同活動,讓學童感到快樂,有助改善學童精神健康。

她指出,教育界正努力嘗試新的教育方法,透過科技互動學習取代以往的單向教授,培養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何玉芬又說,很多家長理解不應該安排子女參與過多課外活動,不應與其他人比較,令子女壓力大增。  (完)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