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池廠火災啟示:加強保障中國勞務輸出人員的安全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6月25日電(記者 黃璇)截至當地時間6月25日,韓國京畿道華城市電池工廠火災死亡人數升至23人。中國駐韓大使館證實,有十餘名中國公民不幸在事故中遇難。為何遇難者大多數為中國人?中國內地知名評論家、文化學者解筱文向香港中通社解讀這些中國人集中出現在韓國工廠的特殊背景。 解筱文指出,首先,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有大量的勞動力輸出到世界各地,韓國距離中國比較近,一些國人為尋求工作機會,選擇來到韓國工作。一旦發生事故,中國人傷亡的概率自然會偏高。 在涉事電池廠工作的金澤媛(化名)對中國媒體表示,廠里共有100多名工人,多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女性,年紀多在30歲到40歲之間。遇難者大多來自電池廠的3棟2層,“(那裡)以包裝、焊接電池的車間為主”。 圖源:新華 在一間工廠裡,男女工人一般有清晰的分工。男工負責技術要求較高、操作機器或體力勞動大的崗位,女工則被安排從事包裝、裝嵌等工序。解筱文稱,電池廠的工作相對而言不是體力勞作,因此女性從業者多。而且中國人勤勞又服從工作安排,尤其是中國的朝鮮族女性,在韓國沒有語言障礙,飲食習慣也差不多。 其次,解筱文分析,在韓國,年輕人不願去工廠上班,企業就只能把目光轉向外籍勞工。發生火災的工廠主要生產鋰電池,鋰電池一旦受損或過熱,就有爆炸的風險。在這家電池廠工作的中國員工較多,因此,導致在火災中遇難的中國公民人數也較多。 而第三點,此次火災事故造成包括中國公民在內的重大人員死亡,說明韓方企業對勞動安全保護,特別是對企業中的中國人員安全保障重視不夠。工友金澤媛表示,在工廠工作一個月左右,沒有接受過消防方面的培訓,工廠也沒組織過消防演練。 解筱文認為,透過這起嚴重火災事故,“我們也要深入反思,如何從源頭上加強中國勞務輸出人員在境外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編輯:李泺】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