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制裁中俄的美國機構沒錢了?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5月25日電 據雅虎財經網站24日報道,負責監控技術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面臨預算緊縮。報告顯示,該部門要求將2023年的支出擴大到2億美元,但沒有獲批。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渲染稱:“削減BIS的資金將對國家安全構成非常現實的風險。” 美國商務部大樓。網絡資料圖 據美國商務部網站的相關信息顯示,BIS成立於2001年,重點是對外國對手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加強對關鍵技術的評估,并確定美國供應鏈中的漏洞,以保持美國的技術優勢并促進國家安全。 英國“TechhHQ”網站稱,目前,被美國BIS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實體多達639家,其中超過155家在拜登上任以來被新列入實體清單。 據報道,奧巴馬時期就擔任BIS局長的凱文·沃爾夫本月向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表示,除了對俄羅斯和中國實施新的管制外,該部門還需要“大量資源”來處理4萬多份許可證申請和其他請求,“目前對BIS和其他出口管制機構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它們最初創立的範圍”。 報道稱,早在拜登政府將技術置於美中競爭的核心之前,該局就因為俄烏衝突爆發後限制俄羅斯對先進技術的獲取,導致其有限的資源緊張。2022年10月,白宮擴大了出口限制的範圍,以遏制中國在先進半導體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又增加該局的工作量。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稱,自2020年以來,BIS的預算“實際在下降”。該部門要求將2023年的支出增加6600萬美元,達到約2億美元。美國國會最終批准了1.91億美元。 報告說,在要求增加的6600萬美元中,近90%將用於對抗通貨膨脹和與出口管制無關的新任務。2024年,該機構計劃尋求2.224億美元的預算。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一些美國官員警告說,加強美國對華技術出口限制會適得其反,因為德國、日本和韓國等美國盟友會乘虛而入,填補空白。還有一些人對主管這一問題的美國商務部的作用提出質疑。特朗普時期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說,美國商務部下屬的BIS以保護國家安全為使命,而美國商務部的目標卻是促進美國出口,BIS一直難以協調這兩個目標,這種矛盾在涉及中國時尤為突出。(完) 【編輯:許豐悅】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