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IMF駐華首席代表:中國出口增長或比預期更強

分享到:
2023-04-27 10:5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27日電 IMF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強勁反彈將對其他經濟體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從貿易角度來說,全球供應鏈的多樣化是有必要的,貿易分裂或將帶來巨大損失,這可能使全球經濟損失7%的GDP。IMF之前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2%,關鍵因素是經濟環境重新開放,驅動因素之一是消費。而在貿易方面,出口增長也許比市場預期的還要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8%,2024年增長3%,這較1月份的預測值各自下調了0.1個百分點。但目前全球經濟現狀和未來面臨挑戰和機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在中國澎湃新聞的一個對話節目中談了幾點看法。

史蒂文·巴奈特提到IMF發佈的最新預測,IMF對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經濟增速的最新預測均下降了0.1%。其中一個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的關鍵領域是貿易。全球供應鏈的多樣化可能是有必要的,但是,隨著世界可能分裂成不同集團,貿易分裂或將帶來巨大損失。這可能使全球經濟損失7%的GDP,而這僅僅是貿易分裂帶來的影響。如果再加上技術脫鈎,一些國家的損失可能達到12%的GDP。

史蒂文·巴奈特表示,需要讓貿易再次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而不是讓全球經濟分裂的工具。這可以從撤銷最新的關稅政策、以及放寬過去五年實施的貿易限制開始。通過加強多邊貿易體系拓寬新的領域,例如數字化、電商、投資等。貿易甚至能對解決氣候變化起到幫助,加強貿易往來也能成為幫助各國實現氣候目標的一種助力。中國的貿易支持是世界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IMF之前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2%,關鍵因素是經濟環境重新開放,驅動因素之一是消費。而在貿易方面,出口增長也許比市場預期的還要強。

史蒂文·巴奈特強調,中國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4.5%與IMF預測中國經濟將出現強勁反彈是一致的。這不僅對中國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占了很大比重,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將對其他經濟體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隨著中國經濟復甦,中國將從其他國家進口更多商品,幫助提振其他國家的需求。這些溢出效應帶來的影響實際上相當可觀。當中國的經濟增速上昇1個百分點時,其他國家的增速就會上昇約0.3個百分點。所以說,經濟復甦不僅對中國有利,也為全球需求帶來了好消息。實際上,中國也將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超過三分之一的貢獻。

史蒂文·巴奈特同時提到,重要的不僅是增長的數值,增長的質量也很重要。有一個關鍵點是可持續性。第一是利用資本、勞動力和更發達的新技術提高生產力,驅動經濟增長,再反饋到生產力上。這就是經濟上的可持續性。第二是環境上的可持續性,即實現一種環境友好的增長模式。尤其是在中國,以此模式使中國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達到這樣的目標。  (完)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