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中國嫦娥五號月壤樣品表面微結構研究取得新進展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7月13日電 據媒體13日消息,中國科研人員針對嫦娥五號月球土壤表面微結構研究取得新進展,這或將有利於科學家們進一步了解月球演變的歷史。 這是存放在南京大學月球樣品實驗室的嫦娥五號月壤樣本。新華社圖片 這項研究由中科院物理所、中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國家天文台和廣州地化所的科研團隊聯合完成。 科研人員對中國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中主要礦物進行了系統的表面微結構分析,他們在鐵橄欖石表面發現了非常薄的氧化矽非晶層,這其中包裹著大小為2到12納米的氧化亞鐵顆粒,並非此前在其他月壤樣品中發現的金屬鐵顆粒。 另外,科研人員在鐵橄欖石中還觀察到了分層的邊緣結構,這是首次在月球土壤中觀察到這種特殊的微結構。這些新發現支持了鐵橄欖石在太空風化作用下發生分步分解的觀點,對於理解太空風化機理和地外星體遙測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物理所先進材料實驗室研究員陳小龍表示,通過這個礦石表面微結構的研究,說明在風化過程中,的確是經歷了一個中間態,這個是以前沒人觀察到的,非常有利於去了解月球的演變歷史。 【編輯:李冉】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