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復常路再現暴疫苗頭 專家倡鼓勵接種疫苗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5月1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香港新冠疫情逐步受控,單日新增數字連續3日回穩到300宗以下,社會正逐步復常,但食肆卻現暴疫趨勢;隨著社交距離措施即將再度放寬,也引發社會對於反彈的憂慮。 由4月下旬開始香港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食肆恢復晚市堂食,市面人流明顯增加,期間個案雖偶有反彈,好在未見大規模聚集性暴發。但本月初元朗一間火鍋店暴發疫情,數日內迅速擴散,至今已逾10人染疫。 先後五波疫情中,餐廳暴疫情況頻發,成為“播毒”高風險場所,僅第五波疫情初期,香港就曾出現 “望月樓”、北角“陸田園”等群組。如今疫情趨好的情況下,社區再現食肆群組,讓復常路風險重重。 有專家建議,市民在食肆堂食時出示快測陰性證明;也有意見指應出台食肆“熔斷機制”,確診人數達警戒線後需暫停營業。 香港中通社圖片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認為,由於難以確定市民快測時間等因素,要求市民堂食前快測的做法不切實際。從疫情角度來看,香港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約三周來,暫時只有一間食肆暴疫,他認為無須一有個案就要求食肆停業。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也認為,零星的群組確診必然會發生,目前並非要集中看食肆的群組個案,否則“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也承認,現時追蹤工作與年初有別,主要集中在高危場所,追蹤目標是不希望有大型暴發。 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香港接種率不斷提升,再加上第五波疫情中感染人數較多,相信可能已經形成免疫屏障。隨著社交距離措施不斷放寬,個案會呈現時高時低的趨勢,但大暴發的可能已經很小。 唐繼昇認為,香港正按時間表逐步復常,此時的重點在於防範風險隱患。首先要繼續鼓勵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勿讓接種速度停滯,盡快保護易感染人群。 特區政府還應重啟曾經停滯的防疫工作,在疫情前形成防範機制,在疫情暴發後,盡快追蹤圍堵。 【編輯:李泺】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