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中國内地疫情焦點:上海全域靜態管理 吉林禁止人員流動

分享到:
2022-03-31 00:0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31日電  近期,中國內地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據國家衛健委統計,3月3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839例,新增本土確診1803例(其中吉林佔1340例),無症狀感染者6651例(其中上海佔5298例 )。

上海:全域靜態管理

30日晚,上海舉行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并以視頻方式連線到全市所有街鎮,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上海市委書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指出,要堅定堅決實施好這一輪面上核酸篩查工作,採取全域靜態管理、全員核酸篩查、全面流調排查、全民清潔消殺等綜合防控措施,分批實施、無縫銜接,真正把風險人群管住,盡早實現社會面清零。

上海市全市領導幹部大會  圖源:上海市衛健委

此外,上海市衛健委主任吳乾渝透露,從3月28日5時起,上海對黃浦江以東、以南及毗鄰區域實施了封控,開展核酸篩查。期間共組織樣人員約1.7萬人、設置臨時樣點6300個,截至30日,在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共完成910萬人的核酸檢測;在浦西區域的非重點區域開展抗原篩查,共篩查1087萬人,均發現一定數量的檢測結果異常人員。

“上海發佈”微信公眾號31日還發佈了市委市政府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感謝市民理解支持和付出,呼籲大家共同守護家園守護城市。

吉林:禁止人員流動

在內地本輪疫情另一個重災區吉林省的長春、吉林等地,目前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居家辦公、禁止人員流動等。

吉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姚來順30日在發佈會上解釋說,取這些措施的原因,一是吉林疫情仍處於高位運行,人員流動存在被感染的風險;二是流動人員可能已被感染,沒有被及時發現,存在感染其他人的風險;三是病毒污染的物品、場所或環境等未全面進行終末消毒處理,存在感染的風險。

吉林市民排隊等候核酸檢測   圖源:人民網

3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繼續在吉林市督導疫情防控工作。孫春蘭強調,要加大流調排查力度,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落實到位。要堅決落實社區管控措施,封控管理要管得住、控得嚴、封得徹底。以小區為單位,對符合解封條件的科學有序做好解封工作,堅持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積極創建“無疫小區”。

官媒發文: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0日深夜,新華社發表題為“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的述評。文章稱,當前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中國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

文章指,中國擁有特殊的人口國情,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少兒人口超過2.5億,“一老一小”群體規模很大。

嚴謹的科學研究推演證明:以中國14億多人的總人口基數、龐大老年人群體的現實國情,如不及時從嚴防控,勢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風險加大,最終將形成規模性反彈,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國醫療體系將面臨擊穿危險。(完)


【編輯:王軼南】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