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塞浦路斯稱發現“德爾塔+奧密克戎”混合毒株

分享到:
2022-01-09 00:0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9日電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1月9日援引塞浦路斯媒體報道,塞浦路斯大學研究人員疑似在當地發現一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重組新冠毒株,其基因與德爾塔毒株更為接近,但擁有大量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有變異。因此,該毒株被研究人員命名為“德爾塔克戎(Deltacron)”。


塞浦路斯的醫護人員為民眾進行新冠病毒快速監測。圖源:新華社

  塞浦路斯共和國總統新冠肺炎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塞浦路斯大學生物技術和分子病毒學實驗室主任雷盎迪沃斯·考斯瑞吉斯領導的研究團隊一直在追蹤該國新冠病毒變異情況,團隊在對1377個樣本進行測序後,發現有25人感染了這種新毒株,其基因序列雖與德爾塔毒株接近,卻有10個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有變異。同時,這25名感染者中有多達14人為住院患者。

  考斯瑞吉斯稱:“目前存在奧密克戎和德爾塔毒株的共感染情況,我們發現了一種二者重組的變體。”而分析表明,與未住院患者相比,這種變體在住院患者中更為常見。團隊已將該毒株基因組上傳到GISAID國際數據庫中,將持續觀察這種變體是否更具致病性或傳染性,或是否會流行。

  不過,該毒株的發現除引發廣泛擔憂外,也存在一些爭議。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學博士後研究員托馬斯·皮考克在推特中稱,有一些跡象顯示,所謂“德爾塔克戎”有可能是基因測序受到污染的結果。

  研究表明,重組在冠狀病毒中非常常見,並在新冠病毒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7月,美國杜克大學、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發文稱,新冠病毒很可能通過重組獲得感染人體的能力;2021年8月,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發表預印本論文稱,重組大大加速了新冠病毒新變體的出現。(完)

【編輯:王軼南】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