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陳洋:日本政要密集訪華 釋放哪些信號?香港新聞網4月28日電(記者 王豐鈴)日本政黨要員4月底接連訪華。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24日剛結束訪華之旅,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27日至29日展開訪華行程,公明黨前黨首山口那津男和石井啟一28日也啟程前往中國。 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 圖源:新華社 森山裕是其繼今年1月後再次訪華,所率領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跨黨派訪問代表團,由15名來自6個黨派的日本國會議員組成。森山裕出發前表示,期待中日關係取得具體進展,增加合作、減少分歧。 此前,齊藤鐵夫攜帶日本首相石破茂的親筆信訪華。齊藤鐵夫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見時表示,願通過執政黨對話交流,推動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改善兩國關係民意基礎。 山口那津男和石井啟一28日至30日訪華行程,包括到訪天津市的日本人學校和南開大學。 日方這一輪密集訪華時機不尋常,除了在特朗普關稅戰背景下,也適逢7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前夕。另外,訪華前夕,石破茂向靖國神社獻祭品,中方提出嚴正交涉。 日本政要密集訪華釋放哪些信號?森山裕此行可能會談哪些議題?日本當前如何定位中日、美日關係?青年日本問題學者、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2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對以上問題作出解析: 1、前有公明黨帶著石破茂親筆信訪華,後腳自民黨6黨派組團來華,釋放哪些信號? 陳洋:總體來說,釋放了3個信號。 首先,釋放公明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願持續推動中日友好的積極信號。此前4月22日至24日來華訪問的齊藤鐵夫是自去年就任公明黨黨首以來,首次訪問中國。而正在率領日中友好議員聯盟訪華的森山裕,則於今年1月當選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新任會長,所以這也是森山裕當選後,首次率團訪問中國。結合齊藤鐵夫訪華期間的表態,以及森山裕近期的表態,可以說釋放出公明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負責人更換後,依然願延續傳統、加強對華友好合作的積極信號。 其次,釋放出日本方面積極配合落實中日共識的積極信號。今年1月,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九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雙方確認無論中日關係面臨何種局面,都要保持密切溝通對話,加強兩國政黨、政要及青年政治家交往,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今年3月,王毅外長在赴日期間與包括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在內的日中友好七團體代表,強調了加強雙邊各領域交流的重要性,并獲得日方的積極回應。那麼,從這個角度而言,公明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相繼訪華,實際是落實兩國共識的具體體現,并且也是為接下來彼此間互動營造積極氛圍。比如,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十次會議有望於年內在日本舉行。 最後,釋放出日方希望與中國進行“戰略對表”的信號。當前,美國隨心所欲向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濫施關稅,嚴重衝擊國際經貿規則和秩序。雖然日本方面可能羞於承認,但中國有理有利有節反制美國“關稅訛詐”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日本底氣,否則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也不會發出對美關稅措施的強硬警告。由於日本正在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態稱,或將“大幅降低”對華關稅。那麼,考慮到公明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是4月2日美國濫施關稅後,首個來華訪問的日本高級政要團,所以我想日方也非常想了解中國在對美關稅問題上的態度立場,尋求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國保持一致,進而增加自身對美關稅談判的籌碼。 2、訪華團長森山裕說,期待此訪為兩國改善關係帶來具體進展,此行可能會談哪些議題?可能有哪些進展? 陳洋:由於森山裕此次是以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新任會長的身份來華訪問,所以此次訪華期間的一大主題就是促進中日友好、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以及邀請中方相關人士適時訪問日本。考慮到森山裕本人還是自民黨幹事長,那麼預計在同中國共產黨高層會面期間,森山裕將會就年內再次舉行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會議的相關內容,與中方進行溝通。 當然,森山裕此次率團來華訪問,也將會就中日之間的一些課題,以及國際形勢交換意見。在中日雙邊之間,預計他將會強調日方願同中方共同推動構建全面戰略互惠關係等。考慮到日本與中國當前都面臨著來自美國的“關稅訛詐”,所以森山裕此訪也將會試探了解中方在關稅戰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在關稅戰背景下,中國對日政策有無新的變化。 此外,鑒於日本首相石破茂曾表態希望訪問中國,那麼森山裕此訪也很有可能就這一問題與中方交換意見。 3、如何評價日本執政黨訪華的時機? 陳洋:在我看來,公明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於4月來華訪問,在時間點上有些偶然,因為去年齊藤鐵夫出任公明黨黨首後,就希望能盡快實現訪華,只不過因中日各自的日程安排而拖延到現在。透過公明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密集訪華,其實反映出在美國濫施關稅後,日本執政黨渴求盡快了解中方態度立場的訴求。對日本來說,中國和美國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個國家,而在當前美國大搞“關稅訛詐”的背景下,如何處理與鄰國中國、盟國美國的關係,可以說是對日本外交最大的挑戰。 當前全球動蕩時刻,中國用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是可以信賴并攜手創造美好未來的夥伴,中國意味著確定性、未來性、機遇性。與此同時,特朗普即將迎來就任百天,但在短短百天裡,美國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荒腔走板的關稅政策,讓全球大跌眼鏡。因此,日本執政黨接連訪華,不僅是為了穩定與中國的關係,也是為了從中方這裡獲得更多未來發展的穩定性、確定性。 同時,考慮到今年是日本戰敗投降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一些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反華勢力蠢蠢欲動,不排除高調發表否定客觀歷史、為侵略戰爭“正名”的錯誤言行,進而干擾破壞中日關係發展大局的可能。從這個角度而言,日本執政黨接連來華訪問,也是尋求與中國加強政治互信、增信釋疑,避免因某些誤解誤判導致雙邊關係受到影響。 最後,日本今年夏天將舉行參議院選舉,但目前來說,日本執政黨的選情堪憂,不僅在於日美關稅談判前景堪憂,也在於日本國內物價高漲、民眾不滿情緒上升。因此,日本執政黨來華訪問,也是為了建立政績,以應對今夏的選舉。 4、美媒報道,日本官員表示,日方不跟特朗普聯手貿易遏華計劃,日方當前如何應對關稅? 陳洋:就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來華訪問的同時,日美第二輪關稅談判即將啟動。針對美國的“關稅訛詐”,日本實際能進行反制的牌非常有限,而且日本在安全方面還依賴美國的保護,就更加難以與美國“正面硬剛”了。結合目前的形勢來看,石破茂政府將大概率在日美關稅問題採取妥協態度,也就是在不明顯刺激國內民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接納美方提出的要求,比如加大對美投資、擴大對美進口、加大購買美國商品等。 至於如何在中美之間游走,考慮到日本是美國的盟友,并且依賴日美同盟框架下美國的“保護”,所以日本基本不會公開與中國站在一起反對美國“關稅訛詐”。但作為硬幣的另一面,日本會尋求在不公開刺激美國的前提下,加強與中方的合作,共同應對美國“關稅訛詐”。比如,加速推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通過加強經貿合作,擴大彼此市場准入,降低貿易壁壘,來對衝美國“關稅訛詐”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國際輿論層面,共同發聲反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呼籲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近年來,日本在全球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有所下降,特別是不久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宣佈,加州2024年名義GDP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降為世界第五。因此,圍繞中美博弈,現在的日本將更為謹慎,避免極端地選邊站隊,最後得不償失,造成更大的損失。 5、日本當前如何定位中日、美日關係? 陳洋:這個問題很有趣。從去年10月石破茂就任以來,中日關係實現平穩開局,兩國關係呈現了新的氣象。不僅兩國領導人舉行會談、達成多項重要共識,為雙邊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兩國政治外交、黨際交流、人文經貿等領域的對話也相繼重啟舉行,這為中日關係改善發展奠定了積極有力的基礎,也為中日構建全面戰略互惠關係、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具有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係注入了強大動力。但與此同時,中日關係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比如石破茂今年能否率領自民黨贏得參議院選舉,從而實現穩定執政;在戰後80周年的背景下,日本能否切實反省歷史、反思曾經的侵略戰爭等,這些都將影響中日關係未來走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中日雙方唯有攜手一道,將“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重要共識繼續落到實際政策當中,中日關係的改善前景將是積極樂觀的。 至於日美關係,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其一系列內外政策,確實嚴重衝擊了日本對美國的期待、對日美同盟未來的信心。《朝日新聞》4月27日的民調顯示,68%的受訪者呼籲日本應盡可能採取對美自主外交;54%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民主制度已難以作為他國的榜樣”。但必須指出的是,當前日本所呈現出的對美失去期待與信心,究竟是一次偶然短暫的應激反應,還是決定未來長久的一個開始,還有待進一步觀察。至少從目前來看,還看不出日本要完全“離開”美國的苗頭,日美同盟依然是日本外交的基石。(完) 【編輯:王豐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