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財經

  • 歐盟委員會:將不派代表參加匈牙利主持的歐盟理事會會議

      香港中通社7月16日電 當地時間7月15日,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宣布,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決定不派委員會高級官員出席匈牙利主持的理事會會議,僅在理事會非正式會議上派高級公務員代表出席。 匈牙利本月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後,總...

    07-16

  • 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人次達2100萬按年增64%

      香港中通社7月16日電 香港旅遊發展局16日公布,6月訪港旅客數字初步為31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4%。今年上半年(1至6月)累積錄得約210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加64%,每日平均旅客量為11.6萬人次。 ...

    07-16

  • 很難找到替代品!美國取消封禁中國無人機

      近日,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發佈的2025年《國防授權法案》的修訂版全文,與上月眾議院通過的版本不同,參議院委員會的法案不包括限制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無人機在美國銷售的條款。

    07-16

  • 暑期出遊“雙向奔赴” 港人首選大灣區廣深

      暑期出游正“雙向奔赴”。 香港旅游發展局今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錄得訪港旅客約2100萬人次,按年升64%。每日平均旅客量為11.6萬人次。與此同時,港人北上熱度不減,其中,深圳、廣州等大灣區核心城市接待了超過...

    07-16

  • 特稿:中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增速 為何得來不易

      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佈,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616836億元人民幣,同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為什麼二季度的GDP為4.7%低於一季度?

    07-16

  • 對解放軍導彈試射全程監控?台軍有此能力嗎?

      台灣防務部門13日首次罕見對外公佈消息稱,解放軍火箭軍13日凌晨於內蒙古地區執行多波次試射行動,台軍全程監控,且對射高、飛行軌跡等情資均有所掌握。

    07-16

  • 香港推出“BUD專項基金”電商易支援企業拓市場

      香港特區政府15日在“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下推出電商易,支援企業透過發展電子商貿(電商)業務拓展內地市場。

    07-16

  • 李家超:香港科研備受國際認同 創科力量深厚

      香港特區政府15日舉行2024年創新科技獎項嘉許禮。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表示,香港創科的卓越成績,不僅反映香港的科研成果備受國際認同,亦彰顯了香港深厚的創科力量,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奠下穩健基礎。

    07-16

  • 港科大三項目獲研資局合共撥款逾2億港元資助

      由香港科技大學領導的三個研究項目15日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2024/25年度“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合共撥款港幣2.125億元資助,金額冠絕本地院校,亦是科大歷來最好的成績。

    07-16

  • 香港創科成就在世界舞台大展光芒

      為表揚在過去一年香港創科界精英的科研成果揚威海內外的卓越成就,創新科技署15日舉辦了2024年創新科技獎項嘉許禮,以“香港創科成就  揚威世界舞台”為主題,向超過300名本地創科界代表,包括知名學者、科研人員、機構及...

    07-16

  •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 官媒強調改革須續推向前進

      香港中通社7月15日電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15日上午在北京開始舉行。據北京官媒消息,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07-16

  • 韓國去年停業登記數量近百萬 增幅創新高

      香港中通社7月15日電 當地時間15日,韓國國稅廳發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韓國申報停業登記的個體戶和法人單位數量逼近100萬個,增幅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統計結果,2023年韓國申報停業登記的單位(個人和法...

    07-16

  • 台北夏季旅展為兩岸觀光開啟新契機

      2024台北國際夏季旅展暨海峽兩岸台北夏季旅展7月12日至15日在台北舉行,大陸12個省、區、市文化和旅遊部門及企業共155人前來參展。

    07-16

視頻

更 多
【視頻】美學者:“脫鉤”正在傷害美國
湖南在香港的這场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何這麼多政商界人士到場?
【通講壇】會談前夕人選仍未定?俄烏明日真能談成?
宇樹人形機械人進軍香港零售界 它們真的能賣貨?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
香港特首為何要三年二訪中東?貿易戰升級下此行有何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