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美台聯合生產武器威懾大陸?這時候放風有何蹊蹺....

分享到:
2022-10-21 11:13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日媒傳出消息,美國與台灣開始討論聯合生產武器,以盡快向台移交軍售武器,強化對中國大陸的威懾。

《日經亞洲》10月19日引述消息人士稱,拜登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與台灣聯合生產美式武器的計劃,以增加美式武器的產能、加速這些武器向台灣的交付,同時強化對北京的威懾。

據稱,美台“已展開初步討論”,模式可能是由美國國防公司提供技術、在台灣製造武器,或者利用台灣生產的零部件在美國組裝這些武器。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美國務院並未證實報道。美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19日回應稱,“美國正在檢視所有選項”,以確保向台灣迅速移交軍備武器。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19日則向路透社證實這一消息,指有關合作正處於開始階段,目前尚未確定哪些武器將被列入合作計劃,但很可能著重於為台灣提供更多的彈藥及導彈技術。

消息披露時間點正值中共二十大召開之際。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到對台“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7日解讀中方立場為“北京下決心大大加快推動統一”。

專家如何解讀?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20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消息屬實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台美武器生產合作行之有年,至少從1990年起,台美就已展開軍事武器合作研發,判斷美國可能負責設計及組裝角色,台灣則扮演零部件生產中心角色,甚至可能有部分台企為美軍量身定制武器零件。事實上,在台生產、台軍目前正使用的“IDF”戰機中,就明顯有美國提供工藝設計圖和技術資源、在台灣改良後生產的機型。

“料消息是由美國放出,藉此炒作,針對的是中共二十大。”曲兆祥分析認為,與十九大報告相比,二十大報告在解決台灣問題上展現出更充分的信心,方略政策邏輯亦更為清晰,無疑會增加西方的壓迫感。而“美台聯合生產武器”意味著台美軍事合作,違反中美的三個聯合公報,無疑是此時最具衝擊力的話題。

美國官方一直建議台灣發展“豪豬戰略”,不久前亦有美媒披露,美國意圖將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不過,由於美國國內武器生產受困於供應鏈及產能,加之烏克蘭戰場對部分武器系統的需求增加,美國承諾給台灣的武器一再延遲交付。截至今年8月,美對台軍售訂單積壓已逾140億美元。

曲兆祥表示,把媒體報道收集在一起看,可以感受到美國人的急迫感,美國提出中國或在2027年前掌握奪台能力的說法,留給美國謀劃的時間有限,但答應給台灣的武器無法一次到位。若消息屬實,美台最可能的合作方式是直接在台灣生產,既能最快速交貨,又能避免海上運輸的風險。

不過,美國歷屆政府考慮機密外流風險,對於聯合生產美制武器態度謹慎。《日經亞洲》引述另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有關討論還需要一些時間“才會真正出現變化”,而這個過程有可能持續到2023全年。有台灣軍事學者據此認為,美國不可能與台灣合作建立武器生產線。

曲兆祥認為,美國原本就不可能給台灣提供最先進的武器,因此無所謂技術外流,美國讓台灣變“刺猬”和“武器庫”,目的是讓台灣擁有反擊和牽制效果,“但刺猬身上的刺,不是什麼高端武器,它只是一堆武器。”

日經亞洲報道還引述美國智庫學者的話說,美台聯合生產武器不僅可以加速向台灣交付武器,而且還能鼓勵台灣增加國防預算,並確保至少能有部分經費能留在台灣,有望遏止島內的負面評議。

對此,曲兆祥直言,台灣當下普遍民意是反戰,多數人會對此消息感到恐怖,都知道軍工廠是戰時被攻擊的首個目標,沒人願意軍工廠建在自家旁邊。此外,與投入巨大的軍事生產規模相比,它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極為有限。

他續指:“美國人拿著指揮棒號令各國,也試圖指揮北京的動作,但我不認為北京會被美國釋放的這點訊息打亂步調,北京按照它原始的設計在做事,也不會對台灣問題放鬆。”

美國宣佈已批准一項總額11.6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將向台灣出售包括60枚魚叉反艦導彈(AGM-84L)和100枚響尾蛇空對空導彈(AIM-9X Block II)、監視雷達合約等在內的軍事裝備和支援服務,成為拜登上任後美國第六次、亦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對台軍售。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