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等我12分鐘!他們就是獅子山下精神本身

分享到:
2022-03-04 10:1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通視

【字號:

與病毒賽跑。這場疫戰中,疾馳在黑夜白日,最高速、高效的當屬救護車了。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文峰 攝


香港新冠確診病例每日都在上升,負責接送非緊急新冠確診病人的消防處救護員奔走在社區與醫院的之間,常常每日工作十多小時,被稱為“生命方舟”的“擺渡人”。

據官方3日通報,香港單日確診病例再錄新高,達56827宗。香港醫療系統不勝負荷,但醫療人員仍然堅守在最前線。


人手荒 每日工作16小時成常態


目前全港有434輛救護車,約3000名救護員,守護750萬香港市民的安康。據統計,第五波疫情暴發以來,消防處救護員已有逾390人確診及有逾500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占整體救護人員人手約三成。

盡管前線救護人手更為緊絀,比平時泠清的街頭,救護車的身影並無減少,不一樣的汽笛聲仍然頻繁響起。

面對人手荒,不少救護員主動放棄休假參與救護,還有退休救護員重披“戰袍”。為了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資源,消防處亦視情況將每輛救護車配備的救護員從3名降至2名。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文峰 攝


疲於奔命,時刻面對被病毒感染的威脅,救護員毫無退縮。

“有救護員由屯門到九龍甚至港島,橫跨幾個區,穿越兩三條隧道才到達。”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司庫林珈樂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消防處服務承諾救護人員均可在12分鐘內抵達現場,非常考驗救護員。


林珈樂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


談到救護員的一天工作,林珈樂介紹,救護車到患者樓下就開始最繁重的工作:背上裝備、帶上擔架,前往患者家中、初步檢查、送上救護車、給予有限度的治療。

抵達醫院後,救護員經過特別通道將患者送入病房,與醫院交接後,“生命方舟”的“擺渡”任務才算完結。

救護員日常工作時間是12個小時。疫情下,加班已是“家常便飯”;每日連續工作16個小時已成常態。


“看得到的安全感”


在線上問診、手機預約等新措施下,救護員對於很多確診長者來說,是看得到的安全感。

林珈樂引述前線救護員說,很多老人家見到救護員喜極而泣,在網絡化時代他們最無助,不懂如何網上預約診所,也不敢獨自出門,見到救護員好像吃了最大的“定心丸”。

確診幼童同樣需要救護員冷靜應對,要安慰局促不安的家長,檢查後清晰告知病情如何、咳嗽還是氣喘、含氧量如何,血壓正不正常。



當救護員並不簡單。前些日子香港天氣急降,寒冷陰雨天的街頭經常看到衣著單薄的救護員。

“如果穿很厚的衣服,再穿上防護裝備和背上裝備,救人就很麻煩。”林珈樂說,近期跨區域救護服務增多,非常考驗救護員的體能。“沒有電梯的樓,要背著患者走下樓。”

每趟任務結束後,救護員都須更換隔離衣、洗澡。


中央醫護人員援港振奮人心


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一批一批的抗疫專班陸續抵港,展開多方面的工作;已組建約9000人的採樣隊,也隨時來港支援。

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 攝


“中央對香港真的很好,第一時間找醫護人員來港。”林珈樂說,中央醫護人員的支援振奮人心,但也盼望救護服務也能得到中央和特區政府更多支持。“只要有更多救護車和救護員,市民不會因為救護車延遲而失救”。

“盡管穿好防護衣,也會擔心在脫下時會否‘中招’,始終都是極度高危的工種。”林珈樂直言,救護員每日面臨著巨大壓力,士氣會容易低落。近日,不少民間社團也紛紛為救護員捐贈物資感謝他們的貢獻。

林珈樂重新編排電影《無間道》主題曲——《疫行者》,為前線同事打氣。“抗疫到今天,全城知道,誓要回到起點,繁榮再現。”

在奔跑,在奮不顧身。在每一位“疫行者”的堅守下,香港定能邁出疫情的陰霾。



作者:崔靜雯 黎金良

編輯:黎金良

責任編輯:羅光萍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