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苑

香港故宮展覽“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全新珍品亮相

分享到:
2025-02-20 14:4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20日電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特別展覽“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聚焦於中法兩國之間重要的文化互動與啟發。自2月19日起,博物館將展出新一批約20件中法皇家珍品,鼓勵“香港藝術三月”期間的訪客不要錯過這一難得的機會。

展覽中的亮點包括康熙帝的戎裝畫像。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六十一年,年輕時期的畫像極為罕見,這幅畫展示了他英勇的武裝形象。歷史記載中,康熙帝精通射箭,臂力驚人。

此外,展出的一幅《耕織圖》彩色冊頁描繪了雍正帝(1723‒1735年)的農夫形象,並展示了雍正帝的朝服像,突顯其威嚴的統治風範。

女性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

展覽也重視中法女性宮廷成員對文化交流的貢獻,包括孝莊文皇后的朝服像。作為順治帝的母親,她在清宮中擔任重要角色,促進了歐洲傳教士的進入,為中法交流鋪平了道路。

同時,展出弗朗索瓦絲·阿泰奈斯·德·羅什舒阿和龐巴杜夫人的肖像,前者是路易十四的情人,其宮殿受中國青花瓷的啟發;後者則是藝術贊助人,推動法國陶瓷業的發展。

十七、十八世紀的商品貿易促進了中法在工藝和審美上的交流。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一對相似的海棠式花籃,分別來自廣州與法國,展示兩國工匠的精湛技藝。

摺扇在中法文化中的流行也反映了兩國品味的交融。在中國,摺扇多由男性文人使用,而在法國則成為女性時尚的象徵。展覽中,有路易十五之女阿德萊德公主手持摺扇的油畫,突顯其重要性。

展覽還展示一些趣味十足的藝術作品,如描繪九歲莫扎特在音樂沙龍演奏的油畫,以及以中國人形象為裝飾的瓷器高足蛋形瓶等。觀眾可親臨現場,深入了解中法之間的豐富歷史。

此外,博物館與香港國際機場合作,於2月至5月在接機大堂播放短片,介紹展覽中的珍品及中法文化交流,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參觀。

為配合展覽,博物館舉辦一系列免費的教育活動,包括在香港賽馬會演講廳的電影放映《法式古樂》與《康熙與路易十四》。活動接受預先網上登記或即場登記,詳情如下:

《法式古樂》

日期:3月1日

時間:15:00 - 15:30(電影放映),15:30 - 16:15(映後分享)

《康熙與路易十四》

日期:4月20日(粵語)及5月2日(普通話)

時間:15:00 - 16:40

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和凡爾賽宮聯合主辦,於博物館展廳9展出,至5月4日結束。成人票價150港元,特惠票75港元,詳情可參考博物館網站。(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在無冰之城的香港學短道速滑!學員: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哪吒2》在港預售大熱 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哪吒團隊有一點值得學習
韓國下架DeepSeek 韓國AI公司高管怎麼看?
香港公司“牽手”中東財團 外企高管:香港太關鍵了
《哪吒2》香港首映 觀眾:難怪票房有百億!看之前還不信
坐九小時飛機只為一場球!藏港青少年在港“以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