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港芭藝術總監衛承天:《布蘭詩歌》歌頌不朽愛情香港新聞網10月10日電 香港芭蕾舞團(港芭)聯同香港管弦樂團的最新製作《布蘭詩歌》將由10月14日至16日假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這是港芭歷來最大規模的表演,有300多名音樂與舞蹈家參演。 芭蕾舞劇《布蘭詩歌》劇照 港芭藝術總監衛承天表示,“人類鍾愛故事,數千年前已是如此。說故事和聽故事是人的天性,我們會被他人的故事感動,也能透過故事表達自己,感動他人。”港芭以西方文學著作為藍本,攜手舞者、樂團、合唱團和歌唱家,追尋愛情、欲望和理想的真諦。 港芭首次將《布蘭詩歌》搬上香港舞台,讓本地的舞迷和樂迷在港芭和港樂傾力的演繹下,感受作品撼動人心的魅力。 港芭藝術總監衛承天 (攝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對衛承天而言,《布蘭詩歌》猶如一位老朋友。在他擔任華盛頓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時,曾為美國觀眾獻上自己對作品的演繹,好評如潮。“港芭表演的將是不同的版本,這次演出的規模比上次更龐大,並且是為舞團度身定造。” 表演由兩部作品組成,一是衛承天編導的《布蘭詩歌》,將卡爾.奧爾夫的大型合唱及管弦樂作品化為舞蹈;二是駐團編舞家胡頌威編舞、以王爾德童話為靈感的《最後的歌》。 奧爾夫的《布蘭詩歌》於1930年代創作,以波瀾壯闊的開場曲《哦,命運》(O, Fortuna)聞名。作品改編自同名的中世紀詩集,內容大膽露骨,宗教、酌酒、道德、情愛無所不談。 《最後的歌》則選用巴赫優雅柔情的曲目,演繹王爾德淒美的愛情故事《夜鶯與玫瑰》。 兩部舞蹈作品風格迥異,為何並置?衛承天表示,兩部作品的音樂、風格對比鮮明,但同時被同一個主題扣連——愛情與追求。“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布蘭詩歌》長約一小時,需要一部姊妹作品作為開場,我與廖國敏商討時,認為巴赫清新的樂曲很適合襯托氣勢磅礴的《布蘭詩歌》。” 港樂與港芭合作頻繁,是次演出將由樂團駐團指揮廖國敏執棒。(攝影:Ricky Lo) 原作詩集引發靈感 《布蘭詩歌》的原作詩集由254首詩歌組成,19世紀初於德國修道院被發掘,據說是由一群玩世不恭的吟僧所作,諷刺當時天主教教會的守舊作風。作品經德國作曲家奧爾夫摘錄,編成25段樂章。“每首歌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當中的敘事者各執己見,不同的觀點構成了人生的全貌。詩歌中有不少耐人尋味的意象,成為了我編舞的靈感。”衛承天描述。 演出中充滿戲劇性的服裝由衛承天多年的合作夥伴凡達爾(Liz Vandal)設計。(攝影:media4artists, Theo Kossenas) 用舞蹈歌頌故事 除了《布蘭詩歌》和《最後的歌》外,港芭今季也從世界各地搜羅精彩故事,以舞蹈的語言呈現觀眾。家喻戶曉《胡桃夾子》將於12月回歸舞台,並以上世紀初的香港為背景,在金色大宅中展開奇幻旅程。明年3月的《香奈兒:潮流教主傳奇一生》將為舞迷帶來可可·香奈爾傳奇的一生,見證她如何頂門立戶,成為時裝界首位風靡全球的女商人,以及為其付出了什麼代價。6月將上演19世紀俄羅斯芭蕾舞劇《舞姬》,講述一個設於遠古印度森林、關於愛情、背叛和贖罪的故事。衛承天表示,今季將為觀眾舞出故事。“我們透過舞蹈歌頌故事,歌頌人的精神,以及透過故事詢問:何以為人?”(記者:Ruth,圖片由香港芭蕾舞團、華盛頓芭蕾舞團提供) 《布蘭詩歌》和《最後的歌》 日期:10月14至16日 時間:星期五 7:30pm,星期六至日 2:30pm、7:3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HK$240至HK$1200 (完) 【編輯:王軼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