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團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長者政策倡議報告六大建議

分享到:
2025-04-11 08:5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0日電 團結香港基金10日發表新一份題為《舊策新計助耆健 樂居活齡頤天年》的政策倡議報告,是次研究獲華懋集團擔任策略夥伴,結合其業界專業視角,就提升香港長者居住環境提出六項建議,冀推動長者居家安老,減輕長遠醫療開支。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近年愈趨嚴重,長者醫療開支衍生出的財政問題備受關注,根據最新數據,政府醫療開支高達 1,279 億元,佔整體支出 16.26%。以目前政府財政情況,每一分一毫都需要用得其所,才可以發揮最大效益。

居家安老與醫療開支息息相關,本港面臨“雙老化”挑戰——人口老化與樓宇老化並存,構成多重安全隱患。據衞生署 2018 年數據,本港長者意外受傷個案中,跌傷比例高達 74.5%。要減少長者跌倒及受傷的風險,應該由源頭開始,推動家居改造、包容性設計等措施以提升家居安全,間接降低醫療開支。基金會預計若能落實有關建議,至 2046 年長者人口比例達 36% 高峰時,每年入院開支將可減少逾 56.7 億港元。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表示:“衷心感謝華懋集團團隊全程投入,分享寶貴的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完善研究內容,令報告建議更切合本港長者住宿需求。這份合作成果展現了商界以專業知識貢獻社會的企業責任。”李博士續稱:“居家安老不只是一項福利,更是社會必需品。報告強調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從共同支付模式到跨服務合作,透過重新構想房屋和社區系統,使長者有尊嚴地生活,同時為我們的未來作有意義的貢獻。”

以下為團結香港基金提出,用以面對人口老化挑戰的六大建議

(一)多元政策推動長者家居改造

善用長者醫療券支援全體長者,基金會建議把家居改造評估納入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透過為長者帳戶追加獎賞,鼓勵其尋求治療師家居改造評估。此外,政府亦可考慮就家居改造裝修服務設立新的共同支付工具,引入按年齡及經濟狀況審查的機制,以決定政府資助金額與使用者分擔比例。

(二)推動新建房屋採用包容性設計

現時本港的公營及資助房屋設計均採取通用設計,而該“一刀切”的設計理念未必最有效滿足長者多樣的居住需求,因此建議政府透過修訂設計手冊並納入建築條例,牽頭推動包容性設計,讓房屋改動更具靈活彈性。為鼓勵私營機構採用包容性設計,政府可透過綠建環評等建築評級系統納入包容性設計清單,給予發展商總樓面面積寬免或地積比率獎勵的誘因。

(三)為私營長者房屋市場營造有利條件

私營長者房屋項目可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減輕政府負擔。政府可明確定義“長者房屋”並引入分級總樓面面積寬免機制、透過限制性土地租約增加針對長者房屋發展的土地供應、鼓勵發展多元化融資工具以支援長者房屋建設,以及加強長者退休財務穩定性,令其得以負擔更優質的退休生活。

(四)提升物業管理能力以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政府宜推動納入長者友善準則作為物業管理服務採購標準;同時,政府可採用“能力建設”及“能力銜接”策略,例如加強針對性職業培訓課程、與長者中心社工等建立協作機制、構建一站式配對平台協助物管公司對接服務單位等,促進跨界別合作。

(五)因應人口變化善用社區資源和設施

由於人口變化及社會變遷,導致社區資源錯配或閒置。政府可以定期檢視人口變化,調整現行的資源分配及重新規劃社區中心服務,以配合不斷改變的服務需求。政府亦可鼓勵建立線上配對平台,供社區服務中心搜尋及預約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

(六)優化公共空間促進長者社區共融

政府應恆常化評估公共空間的共融性,按地區收集針對公共空間的反饋;並在此之上引入“更輕巧、更快速、更經濟”(Lighter, Quicker, Cheaper, LQC)解決方案,包括預留“空白空間”供不同機構設置臨時設施、提供短期資助計劃鼓勵社區實踐等,以提升公共空間的長者友善程度。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林正財醫生指出:“安老政策牽涉社會不同持份者及跨部門協作,其覆蓋層面廣、民生影響深,須由政府牽頭進行高層次統籌,方能一同構建長者友善的社會。特區政府雖早於廿多年前確立『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方針,惟現今仍未有長者房屋政策。本港須制訂相關政策訂立發展框格,推動居家安老。”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所長胡令芳教授指出:“健康老齡化(HealthyAgeing)被視為實現居家安老的關鍵要素——此概念指出健康不僅在於避免疾病纏身或依賴藥物治療,更強調長者能夠依據自身價值觀維持生活自主權。因此,實現居家安老的重要前提,在於建構能夠充分賦權長者的居住環境與社會支持系統,使其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老齡化。”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先生表示:“房屋是居家安老重要的一環 —— 支援市民改造單位、將包容性設計融入建築規範、鼓勵私營機構在長者房屋方面有所創新等,將可創造一個令長者安全舒適的居家環境。這不僅關乎基本生活所需,更重要是長者的尊嚴、可持續性及對香港未來的共同承諾。”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周嘉俊先生建議:“居家安老依賴社區凝聚力,從提升物業管理服務質素到跨部門資源共享,實施關鍵在於非政府組織、商業機構和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合作。這些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且有效措施。從潛在回報而言,單是透過減少居家環境風險預防長者跌倒,就能減少 56.7 億元的醫療成本。更重要是我們希望促進一個讓長者在社會上蓬勃發展、而不僅是生存的社會。”(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