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團
港理大研發系統實時監測大氣腐蝕建築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24日電 (記者 譚暢)香港理工大學24日表示,為應對香港的潮濕環境,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學者研發了一套實時腐蝕監測系統,能評估建築物鋼結構及組件長期暴露在大氣環境下的腐蝕狀況,現已應用於本地新建科研大樓及房屋項目的建築結構腐蝕及技術監測。 資料圖為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中通社圖片 團隊學者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於七幢位處香港不同地區的建築物,每年收集約40000個腐蝕及環境相關的實時數據,開發了一套實時腐蝕監測系統,顯著提高了傳統腐蝕預測模型的準確性,能對香港各區建築物提供長期腐蝕實時監測和評估。 該系統應用於香港科技園創新斗室的建築腐蝕監測,以及社聯統籌的“南昌220”社會房屋項目技術監測。創新斗室為香港首座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的高層建築。為期兩年監測期內,團隊發現在室內環境下,鋼材的腐蝕率僅為室外的三分之一,證明大氣環境條件是影響腐蝕評估的重要因素。 “南昌220”為香港首個以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的鋼結構過渡性房屋項目。監測結果顯示,這類建築的腐蝕情況與香港典型建築相若,且未出現重大腐蝕損壞。研究結果與建築物在拆卸搬遷過程中的鋼構件檢驗結果一致,證明組裝合成建築技術適合重複使用,是過渡性房屋再用及遷移的理想方案。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鍾國輝表示,香港的獨特熱帶氣候和海洋環境,令建築物的大氣腐蝕問題不容忽視。是次研究成果將有助制定更有效的建築物維護策略,以較低人力和成本資源延長建築物及結構的使用壽命,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完) 【編輯:林曉惠】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