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十大校長各抒己見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0月9日電 香港正致力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由灼見名家舉辦的2024十大校長論壇9日在香港舉行,邀得10位本地大學及其內地城市分校校長,探討當中的機遇及挑戰。 2024十大校長論壇現場。香港中通社圖片 當天恰逢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公佈,香港5間大學位列世界百強,排名亦有進步。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活動上致辭時表示,香港的教育基建、科研人才及研究實力獲海內外認同,成為全球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政府將精益求精,提高高教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八大中心建設做好人才支撐。 討論環節由灼見名家社長及行政總裁文灼非主持。香港大學校長張翔首先分享,香港聯通世界、聯通內地,“樞紐”地位無容置疑,但更重要是做到引領全球。 張翔提出一個問題:香港是否符合“卓越”的標準?在他看來,香港高教成為卓越樞紐的關鍵在於世界頂尖的教師和學生,“學校的老師是不是世界大師?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後對世界做出哪些貢獻?”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則持不同觀點,他說,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必只是追求“頂尖”,“當教育變成產業,除了頂尖院校,也要有多層次、多元化的院校。” 李子建希望,政府和社會人士以多元的標準看待不同大學。而香港要成為教育樞紐,需要加強互動互通,“我們不搞門派,本地院校會互相合作”,社會力量也要調動起來,包括民間、政府、國家,打通資金資源才能成事。 對於香港高等教育界面對的問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通過視像形式分享,經濟轉型和地緣政治是主要挑戰,香港需要加強自身實力,積極尋求跨國合作。“我們作為融匯中西方的橋樑,最重要是加強人才交流,不僅限於學術和科研,也包括文化和社會層面的互動,更好地理解和借鑒彼此的優勢,實現共同發展。” 曾在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任職,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執行校長魯春分享自己在新加坡和沙特的工作經歷,認為拓展國際市場很重要,香港的大學應自由地”走出去“,包括在非母語國家設立校區,更好地與當地文化融合,促進交流與合作,才能更好實現國際化。 近年越來越多內地青年來港升學,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認為,這是源於中美關係緊張,對香港高教界來說是機遇,但情況不會維持太久,當中國芯片技術取得進步,中美科技交流將更頻密,香港高教界要把握近十年時間,把品牌建立好,未來才能和其他高校並駕齊驅。 其後,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及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亦分享各自院校的具體策略,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港浸大校長衞炳江和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以視像形式發言。(完) 【編輯:梅婉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