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長蔡若蓮:不存在以公帑補貼非本地生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1月12日電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表示將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2024至20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重申,擴大非本地收生限制不會影響本地生入學機會,非本地學生是以“超收”方式收生,並非由教資會資助。強調非本地學生的學費是直接收回成本,不存在以公帑補貼非本地學生。 蔡若蓮在電視節目上表示,香港教育並非以牟利為目標,而是從培育人才的角度出發,因此,特區政府招募更多非本地生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讓香港的高等教育更國際化、更多元,利用人才支撐香港“八大中心”的發展,令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更具活力。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近年,香港八大院校招收的非本地生大多來自內地,會否設定上限,蔡若蓮表示,內地每年適齡的大學畢業生超過千萬,香港對於內地留學生而言有地利優勢,故內地生較多可以理解。特區政府已推出措施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留學生,至於日後會否再提高限額,要視乎最新情况,也要考慮宿舍、照顧學生能力等因素。 現時全球各國均出現“少子化”問題,《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是否合乎現實,蔡若蓮稱,現時香港高等教育面臨的瓶頸就是土地不夠,因而要“做大規模”。非本地生對香港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大,她不擔心日後出現“有學位、沒人讀”的情况。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至於《施政報告》提出設應用科學大學,蔡若蓮提到,其與傳統學術大學的主要分別在於應用科學大學強調與實習、職場無縫對接,不排除屆時有企業與大學合作“包班”,設特定課程,正制定這類大學成立的條件。 此外,《施政報告》提出加強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蔡若蓮認為,過去的教學方式或過於沉悶,教育局希望讓學生更“立體”地了解國家,例如通過穿華服的活動等。她指,希望同學透過親身體驗,從而進行反思,並產生個人的感受,以積極正面的觀念建立自己的國民身份認同。(完) 【編輯:刘春】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