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團

香港免費報紙市場萎縮?《晴報》宣布停刊

分享到:
2023-08-16 15:5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8月16日電(記者 孟宜君) 近年香港免費報紙市場萎縮,步入“寒冬”。再有免費報章昨天(15日)宣布會停刊,至此香港只剩下三份主要的免費中文報章及一份免費英文報章。

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旗下免費報章《晴報》昨天(15日)宣布,將於9月中起停止發行印刷版報章。據知,部分員工將會被遣散,最快今日(16日)會正式發出內部通知。

《晴報》在社交平台發文,指經濟日報集團因應市場發展,免費報章《晴報》將於下月15日出版最後一期,並感謝讀者的支持,見證《晴報》由免費報章全面轉型為網上電子媒體。

晴報FB圖片。

今次是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再有旗下刊物結束印刷版。早前旗下的《U Magazine》已宣布9月結束印刷版,改以網上經營,將於8月31日發行最後一期。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印刷刊物只餘下《經濟日報》和《iMoney智富雜誌》。

免費報紙的興起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電視及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傳統付費報紙的發行量及閱讀量下滑。此時,“免費報紙”冒起,以“短、小、精、簡、快”作特色,提供文摘式的新聞資訊,並迅速成為報業的新興勢力。

在2002年4月15日,《都市日報》創刊,是香港首份免費報紙,在各大地鐵車站派發。隨後《頭條日報》、《am730》、《英文虎報》等先後投入免費報紙市場。2003年至2008年是免費報發展的黃金時期,當年單是這四家免費報的發行總量已達110萬份,與當時付費報的總發行量相當。每到上班時間,地鐵、巴士上人們都拿著一份免費報紙觀看。2011至2018年,《晴報》、《爽報》、《新晚報》、《香港仔》,以及部分區報亦陸續創刊。

網圖。

免費報紙步入“寒冬”

然而這股熱潮沒有持續很久,隨著數碼媒體崛起,令傳統報章經營日趨艱難。原來在地鐵車廂內看報紙的人群,變身成“低頭族”,專注看手機。

加上踏入2016年,香港經濟開始遇到阻力,各行各業下行,經營者開始削減廣告預算。報業廣告收入減少,甚至進入虧損狀態,部分免費報紙選擇停刊,轉為數碼化;部分則選擇減低發行量。

而隨著《晴報》不再派發免費印刷版後,本港只剩下三份主要免費中文報章,分別是《頭條日報》、《am730》、《香港仔》,以及一份免費英文報章《英文虎報》(TheStandard)。(完)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