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KOL

韓國京畿道電池廠火災,為何遇難者多為中國人?

分享到:
2024-06-26 09:0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5日電(記者 黃璇)  當地時間6月25日,韓國京畿道華城電池廠火災死亡人數升至23人中國駐韓大使館證實,有十餘名中國公民不幸在事故中遇難。為何遇難者絕大多數為中國人?中國內地知名評論家、文化學者解筱文向香港中通社解讀為何這些中國人集中出現在韓國的工廠,以及背後的特殊背景。

當地時間6月25日,韓國京畿道華城電池廠火災死亡人數升至23人。(圖片:央視新聞)

解筱文闡述,首先,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有大量的勞動力輸出到世界各地,韓國距離中國比較近,一些國人為尋求工作機會,選擇來到韓國工作。那麼發生事故,中國人傷亡的概率自然會偏高。有居住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網友分享,“我們這裡有個朝鮮屯都上韓國打工去了,他們會說朝鮮話好溝通。”

在涉事電池廠工作的金澤媛(化名)對中國媒體表示,廠里共有100多名工人,多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女性,年紀多在30歲到40歲之間。遇難者大多來自電池廠的3棟2層,“(那裡)以包裝、焊接電池的車間為主”。

在一間工廠裡,男女工人皆有清晰的分工。男工負責技術要求較高、操作機器、或體力勞動大的崗位,女工則被安排從事包裝、裝嵌等工序。解筱文稱,電池廠的工作相對而言不是體力勞作,因此女性從業者多。而且中國人勤勞又服從工作安排,尤其是中國的朝鮮族女性,在韓國沒有語言障礙,飲食習慣也差不多。

解筱文分析原因之二,韓國一些本地人不願意做“3D工種”,即“髒(Dirty)、累(Difficult)、險(Dangerous)”的工作,在韓國的價值理念中,到工廠做基層工人是件不光彩的事。年輕人不願去工廠上班,那麼企業就只能把目光轉向外籍勞工。發生火災的工廠主要生產鋰電池,而鋰電池如果受損或過熱,就有爆炸的風險。在這家電池廠工作的中國員工較多,因此,導致在火災中遇難的中國公民人數也較多。

而第三點,此次火災事故造成包括中國公民在內的重大人員死亡,充分說明韓方企業對勞動安全保護,特別是對企業中的中國人員安全保障重視不夠。工友金澤媛表示,在工廠工作一個月左右,沒有接受過消防方面的培訓,工廠也沒組織過消防演練。

解筱文稱,透過這起嚴重火災事故,“我們也要深入反思,如何從源頭上加強中國勞務輸出人員在境外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避免類似這樣的悲劇發生。”(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