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KOL

日本是否會失去發達國家地位?

分享到:
2024-05-17 08:5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1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日本內閣府16日發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5%,按年率計算降幅為2%,繼去年第四季度轉正後再次出現負增長。

日本東京。新華社資料圖片

作為亞洲首個發達國家,日本在上世紀曾經一度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但在近幾十年,日本經濟增長緩慢,甚至不及上世紀的表現。2023年,日本的GDP總量為4.23萬億美元,被德國超越,降至世界第四。盡管如此,日本在科技、農業和製造業方面仍然領先全球。

雖然荒謬或遙遠,但日本可能失去發達經濟體標簽的討論已經逐漸在公共討論中佔據一席之地,而且常常被用作促進行動的工具。

在G7國家中,日本的人均GDP曾處於“上游”。但在過去10年裡,日本的人均GDP被英國、德國、法國超越。直到最近,意大利還排在日本之後。但到2023年,預計意大利也將超過日本。也就是說,日本將成為G7的最後一名。

報道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公布的數據,按購買力平價,中國台灣地區2022年人均GDP約4.5萬美元(第24位),超過日本的4.2萬美元(第27位)。

對於日本會不會像阿根廷、南非那樣退回到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1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暫時還不會。他解釋說,日本在很多領域還是有一些領先優勢的。比如說在芯片的最終產品上,它雖然沒有什麼競爭優勢,但是在供應鏈上,它是重要的一環。另外日本的製造業在全球享有盛譽,它還是有一些支撐產業的,不過這些產業現在來看沒有什麼更多的創新動力,導致大眾對它的未來不報太大的期望。

至於其它發達國家為什麼沒有日本類似的頹勢,劉春生說,美國和日本的情況不同,美國的創新動力非常的足,又佔據了全球最重要的資源,無論是美元、美債、美軍等。美國在高科技人才、創新這些方面,都具有非常強的優勢。至於新加坡和韓國,它們分別抓住了一些機遇。新加坡利用中國崛起的過程,成為重要的世界物流樞紐、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自貿港,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節點。而韓國在製造業方面,具有更多的創新能力,使得它的產業鏈不斷向上攀升,比如韓國的芯片產業和它的文化娛樂輸出。(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