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府發佈

轉廢為能設施I·PARK1首組件抵港 機電設備重約5座巴黎鐵塔

分享到:
2023-02-13 09:5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13日電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在位於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興建本港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1),當中在珠海預製的首個重約6,000公噸的巨型機電設備組件(鍋爐燃燒組件)經水路運抵香港。

I·PARK1的承建商安排以“組裝合成”建築法於珠海預製主要機電設備組件,包括6個鍋爐燃燒組件及6個煙道氣體處理系統組件,總重量達50,000公噸,相當於約5座法國埃菲爾鐵塔的鋼結構重量。組件預製完成後運至人工島進行組裝及測試,務求提高品質控制及加快進度,盡早完成整項工程。該座已抵港的鍋爐燃燒組件重約6,000公噸,屬全球同類型組件最大之列,餘下的11個機電設備組件,將於今年內陸續運抵本港。

首個重約6,000公噸的巨型機電設備組件經水路已運抵香港

環保署發言人說:“海上運輸及裝卸載這些巨型組件必須在低風浪及良好天氣情況下進行,並需配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包括潮汐水位及密切留意周邊天氣的突然轉變。香港位處大灣區的地緣優勢和完善的海運物流建設,加上兩地項目團隊的配合,以及特區政府各部門和大灣區相關單位的通力合作,令組件在海上跨境運送的過程順利完成,等候安排運往人工島進行組裝。環保署會密切監察整個安排並提供意見,確保I·PARK1的建造工程符合優質、安全和環保的標準。”

環保署正全速建設I·PARK1,以期於2025年投入服務,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設施在焚燒都市固體廢物的過程中會回收廢物的能源而產生電力,估計全面運作後每年可輸出約4億8,000萬度剩餘電力至公眾電網,足夠供10萬戶家庭使用。

香港將繼續發展轉廢為能設施,以逐步取代由堆填區處理每日近11,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除興建中的I·PARK1外,環保署亦正就選址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的I·PARK2安排委聘顧問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及技術性研究,並會展開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以實現《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達致“零廢堆填”及碳中和的目標。  (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