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香港】特別的非遺文化——一份送給逝者的禮物 【畫面】紙紮畫面拼接
【同期】香港“紙紮大王” 夏中建 紮作是藝術來的。樂趣就是很有神秘感。 人們生前擁有的東西,死後也要擁有。生前擁有不了的東西,死後也要擁有。 【解說】在香港西營盤的一段斜坡樓梯旁,有一間店鋪門面與四周圍摩登店鋪“格格不入”,沒有精緻的裝修,門口堆著、掛著用竹條編織的圓形、正方形、花籃框架,店鋪前擺著紙糊的“洋房”、“人偶”和“馬仔”。稍微有些發黃的白色招牌上用紅色顏料寫著“天寶樓紮作”,這里的“主人”便是從事紮作行業40餘年的夏中建。 【同期】香港“紙紮大王” 夏中建 我叫夏中建,是做紮作工藝的。我們家是舞獅的,因為獅頭很貴,所以經常要修修補補,在這個過程中就喜歡上了紙紮。所以我就在80年代,開始在這個行業裡面學習。 【解說】紮作技藝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紮作師傅用竹篾、鐵線、紗紙及布料等物料,製成各色各樣的作品,可在宗教儀式中用作祭品,或用於民間節慶或裝飾。紙紮用品在香港傳統民俗中扮演重要角色,也被認為是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在親人朋友離世後,也可通過焚燒紙紮用品,將哀思透過這些“禮物”送給逝者。 【同期】香港“紙紮大王” 夏中建 其實做紮作是很有時代感的事情,不要把它當成很古舊的東西,做紙紮純粹是靠創意。所謂“紮作”,一邊“紮”,一邊“作”。以前我師傅教我紮的電視機,那些電視機又厚又寬,因為後面帶著一個機器,有那些顯像管,所以那個電視機很厚。但是現在的電視機已經很薄了,如果別人讓你紮一個電視機,你就不會紮一個這麼厚的了,你要追上時代的。現在什麼微波爐、光波爐、手提電話,各種(新的產品)都要你做。 我經常講,就和秦始皇一樣,人們生前擁有的東西,死後也要擁有。生前擁有不了的東西,死後也要擁有。想象得到就可以做得到了。有些東西,你以為不會有人做。我們做過某名牌包、漢堡包、711等等,整條街都做的。有包包的商店、酒樓、夜總會、卡拉OK,全部整條街,他生前有很多物業,死的時候也想擁有。 【解說】2017年,紮作技藝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雖然紙紮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手藝,但紙紮的發展一直緊跟時代潮流。 【同期】香港“紙紮大王” 夏中建 我認為最好的一個作品,是2022年破世界紀錄的大花燈,這個大花燈13.08米高。因為這個花燈的設計裡面集合了我們很多紮作師傅的智慧,而且還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作品)。當時那個花燈裡面,有我們香港拿獎的奧運健兒,全部擺在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張家朗在擊劍、打空手道的、游泳的、劃帆船的,全部都做到裡面去了。 【解說】紙紮工藝在香港傳承多年,曾有一段時間,香港紮作的獅頭、龍頭更是遠銷至歐美地區。近年來,紙紮用品主要由內地輸入,紮作行業逐漸式微。夏中建告訴記者,紮作其實是一個很“悶”的行業,需要日復一日在同樣的環境裡工作十幾個小時。因此,這一行也很少再有年輕人加入。但在採訪當天,天寶樓工作間裡有一名年輕男孩。在大多數同年齡的孩子都沉浸在手機等電子產品時,他安安靜靜獨自練習紮“馬仔”,或幫師傅打下手,從記者進門到離開的三個多小時裡都沉浸在這個“紮作世界”中。 【同期】紮作學徒 伍彥維 其實我以前就很喜歡拜神的紮作和那些行業,所以就慢慢開始接觸這個行業。最開始是想自己做一個燈籠,但是做完(看起來)效果不是很好,材料也用完了。我爸爸就來這裡幫我買材料,就認識師傅了。畢竟這也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同齡的朋友也很少會喜歡這一項手藝。所以這一種手藝如果我不去學,可能就會失傳了。 【同期】香港“紙紮大王” 夏中建 (在香港的紮作師傅)我想大概就五到八個左右,我們這裡就佔一半了。要傳承下去,除了要有人願意學習去做,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能不能靠這個謀生。做紙紮有一件事是最好的,你不用花幾千萬去開個店鋪,用幾十塊買兩把小刀就搞定了。你開張又快,不做的時候收齊把刀就能收工了。 【同期】紮作學徒 伍彥維 以後我想先去做個老師,做一個藝術課的老師。就順便傳承這一項手藝給新一代的年輕人。 記者 董鈺婕 李曉雲 殷田靜子 華睿文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