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立法會議員嚴剛:要“跳出香港”看香港航運發展 【同期】香港立法會議員 招商局港口董事會副主席 嚴剛
香港應該講100多年的我們的城市發展是從一個小漁港能夠成為現在國際著名的大都會,不單單是靠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更是靠香港多元包容的社會文化,同時也得益於香港優良的營商的環境。我在香港25年,也見證了“一國兩制”下,香港從97年到現在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歷程,我也為香港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感到驕傲。 【解說】出生於1972年的嚴剛,早在回歸前便來到香港這片南方熱土。作為百年駐港中企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局港口的董事會副主席,他一路見證香港回歸後的變化和發展。去年,嚴剛有了新身份,成為香港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說著一口流利粵語的他,是少數有內地背景的議員之一。在他看來,這正是香港“多元包容”的體現,也是香港社會對中資企業的認可。 【同期】香港立法會議員 招商局港口董事會副主席 嚴剛 中企在香港很多行業已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說從上市公司來看,中企目前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已經達到1368家,佔到了香港上市總數的53%。如果只是從市值來看,更是佔到了香港上市總市值的接近80%。中資企業走進立法會,一方面是對於香港經濟結構變化的一個客觀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香港社會對於中資多年來建設香港貢獻香港的一個主觀的認可,我深感榮幸,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回歸之前,立法會主要是講英文的,現在來講主流是粵語,未來多幾個議員講普通話,這個也是更好的推動我們多元文化的交流。我想本屆的立法會議員和往屆相比會更聚焦我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民生,不是簡單的為了政治對立來吸引眼球。 【解說】嚴剛說到做到,他參與推動將消費券派發給非永久居民;7月,他提出的“對接深圳,規劃共建深港口岸經濟帶”的議案也獲得立法會議員的一致通過。在嚴剛看來,凡是“對香港有利的,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幫助”的工作,都應該積極推動。 【解說】1993年,嚴剛從廈門大學畢業後,到新加坡一家船運公司工作。但他更看好香港回歸後的前景,遂於1997年來到香港。之後他加入招商局港口集團,至今已逾二十年。作為港口貿易出身的議員,嚴剛非常關注新一屆政府鞏固香港航運中心地位的工作。5月25日,他就曾在立法會上就該問題向政府提出質詢。但他強調要“跳出香港”去看待問題。只要能整合好粵港澳大灣區資源,成為粵港澳組合港的牽頭人,香港航運中心的優勢便仍然存在。 【同期】香港立法會議員 招商局港口董事會副主席 嚴剛 現在的報章報道很多都在講新加坡(的航運)已經超過香港,航運香港的航運中心面臨巨大的挑戰,是事實。(但是)香港的貨源腹地是珠江三角洲,香港的貨櫃吞吐量往下走,並不代表著珠江三角洲的貨源生成量在減少,只不過這些生成量有一部分是轉移到了臨近的深圳、廣州,所以要保持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我們應該要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度,整合的角度(去看)。我們如果能夠整合得好,香港能夠作為未來粵港澳組合港的牽頭人,我們的航運中心的優勢仍然在,要避免同質化的競爭,使得優勢互補,灣區內的港口優勢互補,共同服務好我們的物流鏈,共同創造物流鏈的價值。 【解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份發布《施政報告》。嚴剛透露,特首將會與由19名立法會議員組成的“G19”面對面對話,他也將從多個方面提出建議,包括航運中心建設,香港貿易回流,共建口岸經濟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 【同期】香港立法會議員 招商局港口董事會副主席 嚴剛 香港目前可以說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香港的營商環境在亞太還是首屈一指的。我覺得未來香港發展的潛力還是無限的。作為中資企業的代表,中資企業如何更好的來貢獻香港建設香港,我們也會提出中資企業協會的建議,我們希望在香港新的發展過程當中,所有的社會力量都不會缺席。 記者 陳爍 孫晉欣 實習記者 趙蕊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