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季霆剛:北約面臨角色轉變

分享到:
2025-04-22 11:1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隨著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開始,北約的基礎開始動搖。有美國媒體報導披露美國國務院計劃將下一財年的預算削減一半,而當中幾乎沒有為北約預算分配任何資金。

其實早在2023年,美國國會已通過立法,要求美國退出北約必須獲得國會同意。即便如此,特朗普可以不為北約出資,令北約無資金而名存實亡。美國方面若要退出程序仍然相對簡單,僅需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13條提前一年通知即可退約。如此下去,北約營運亦相當困難,不但會面對財困,更大問題是美國退出後更會威脅加拿大和丹麥等成員國,令北約與美國站在對立面。

特朗普資料圖。(新華社)

北約的報告稱,美國和德國是北約軍事預算的最大捐助國,各佔近16%,其次是英國佔11%。一旦美國不支持北約,將要令歐洲自己承擔所有責任。

據報導,美國計劃從歐洲撤出部分軍隊,並放棄歐洲盟軍指揮權。俄烏戰爭仍然膠著之際,北約因美國的冷待而面臨成立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因此特朗普的上任可能會令北約步入歷史書當中,逐漸衰落。

美國除對中國發動經濟戰,大舉動搖世界經濟外,近期在外交上亦集中對付烏克蘭、加拿大、歐盟,這種敵視態度,反映出美國已經不再是西方國家盟友之首,甚至已經是文明世界的一個叛徒。北約秘書長呂特將於近期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就任以來首次訪問亞太地區。無論是北約官方的表態,或是日本外務省的表態都顯示了北約正遠離美國,希望擴大在其他國家的影響力以及吸引新的財源。

呂特此次訪問日本絕非偶然。這是近年來北約加速向亞太滲透的另一步。自2019年起,北約多次強調所謂的中國威脅。2022年,北約戰略概念文件更首次將中國列為“系統性挑戰”。自2022年起,紐西蘭總理和外交部長以及澳洲、日本和韓國的總理和外交部長都被邀請參加北約盟國的年度會議,而日本和南韓亦頻頻參與北約的演習。

北約這樣做實際上是為其介入亞太地區創造了藉口,儘管亞太地區遠遠超出了北約傳統的重點區域。從外交上以及經濟上,北約的主要成員國德國卻反對這種與中國的關係惡化的姿態。北約因不同政治原因介太亞太不單是令地區局勢對立加劇,而且亦會使日本和南韓兩國盲目對軍事開支,步入歐洲財困之路。

呂特曾稱不能對中國抱有天真的心態,他的立場支持前拜登政府推動的所謂亞洲北約,而日本將成為關鍵推動者。雖然北約遠離美國,或美國敵視歐盟,但北約為了填補美國的離去,必定會以中國作為藉口,介入亞太地區事務,以便擴大成員國以及財源,延續其正在衰竭的影響力以及其新殖民主義的主張。

美國新政府現時對付烏克蘭的態度令歐洲大西洋主義全球主義者的矛盾加劇,亦令歐盟部分政客大失所望。再加上近年來歐洲經濟萎靡,英法德財困嚴重,歐洲方面亦正在審視北約這個過氣組織的未來路向。德法兩國右翼在選舉崛起,以及英國右派在民意調查中首次的興起,令歐洲對外事的決策有所猶疑。北約的未來將如何,仍是有大量不確定性。

(本文作者為深圳大學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季霆剛)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