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洪志傑:以區議員及教師角度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社會責任作為區議員,我們深知國家安全與社區治理息息相關。香港作為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每一位市民的責任。值此“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們應以實際行動推動社區參與,將國家安全意識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首先,強化社區宣傳教育是關鍵。我們將聯合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舉辦講座、展覽及互動工作坊,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居民普及《香港國安法》及《基本法》的核心內容,尤其針對網絡安全、反恐防暴、資訊辨識等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議題。例如,通過案例分析,讓市民了解虛假信息、煽動言論的危害性,並掌握舉報可疑活動的渠道。 民建聯區議員洪志傑 其次,推動社區協作網絡。國家安全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社區的集體參與。我們將建立由街坊、物業管理公司、商戶組成的“安全守望小組”,定期交流社區潛在風險(如可疑物品),並與執法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形成“早發現、早預防”的機制。 最後,關注青年發展與價值觀引導。我們將加強與學校、青少年機構的合作,支持愛國教育活動,例如組織參觀歷史博物館、軍事展覽,舉辦國家安全主題的徵文比賽等,讓年輕一代深入認識國家發展成就,增強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培養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使命。學校是塑造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教師需將國家安全教育融入學科教學與校園文化,幫助學生建立大安全觀。 在課程設計上,可結合多學科滲透國家安全理念:歷史科通過近代中國屈辱史與當代復興歷程的對比,闡明維護國家主權的重要性; 公社科探討網絡安全、生物安全、金融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挑戰;解析《憲法》《國安法》條文,讓學生理解法律對社會穩定的保障作用。 在活動實踐層面,可組織模擬法庭、國安知識競賽、辯論賽等,引導學生思考個人與國家安全的關聯。例如,以“社交媒體言論自由與法律邊界”為辯題,讓學生在思辨中釐清權利與責任的平衡。 同時,教師需以身作則,在日常言行中傳遞正能量。面對社會上的誤解與偏見,我們應主動澄清不實信息,例如通過課堂討論揭穿境外勢力抹黑國家的常見話術,培養學生的獨立批判思維與家國情懷。 國家安全是社會繁榮穩定的基石。作為區議員與教師,我們既是社區的服務者,也是教育的引路人,需以多元方式提升全民“底線思維”與“風險意識”。唯有將國家安全的種子深植於社區土壤與青年心中,才能凝聚起守護家園的強大力量,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讓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綻放光彩。 (本文作者為民建聯區議員洪志傑)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徐嘉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