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高松傑:​攜手共進,打贏關稅戰:國家的堅定與香港的擔當

分享到:
2025-04-10 14:2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近期,美國政府肆意揮舞關稅大棒,自4月9日中午起對中國課徵104%關稅,盡顯霸權行徑。面對美方的無理挑釁,中國政府毫不退縮,果斷採取強硬反制措施,連出四招,宣布將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展現出捍衛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美國這種霸凌行為並非孤立事件,其同日在社交媒體宣布向超75個國家“暫緩對等關稅”90天,期間大幅降低“對等關稅”稅率至10%,卻惟獨繼續增加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至125%,這種區別對待、蠻橫無理的做法,完全是為了打壓中國發展,破壞全球貿易秩序,作為中國人民感到十分憤怒。筆者回顧歷史,從抗美援朝到過往每一場抗戰,我們的先輩們從未在強敵面前低頭,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道理。今天,面對美國的貿易霸凌,我們同樣不會退縮,這一戰,不僅是為了當下的利益,更是為了子孫後代不再受霸權欺凌。

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華社資料圖)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筆者見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也積極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助力國家應對挑戰,而香港保持自由港地位,有著多層面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一、香港保持自由港的必要性

1. 經濟發展根基:自1547年意大利熱那亞出現自由港以來,這種特殊的經濟區域模式便成為推動國際貿易的重要引擎。香港自1841年6月起成為自由港,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了高度依賴自由港政策的經濟體系。實現貿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資自由、人員進出自由和資訊流動自由,讓香港匯聚全球資源,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金融、航運中心。對除極少數特定商品外的進出口商品實施零關稅,吸引大量貨物在香港中轉、加工、貿易,眾多國際企業在此設立區域總部或運營中心,構建起龐大而複雜的經濟生態系統。一旦改變自由港地位,這些依賴自由港政策的經濟活動將遭受重創,香港經濟可能陷入長期衰退,失去國際競爭力。

2. 國際形象與聲譽:香港自由港的地位是國際公認的品牌。長期穩定的自由港政策讓香港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擁有極高的聲譽和可信度,是全球投資者、貿易商眼中安全、穩定、自由的商業樂土。這種形象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維持香港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獨特地 位。一旦放棄自由港,香港多年積累的國際形象將毀於一旦,國際資本和企業會紛紛撤離,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樞紐地位將被其他城市取代。

3. 社會穩定保障:自由港政策帶動的經濟繁榮為香港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涵蓋金融、貿易、物流、旅遊等多個領域。穩定的就業和經濟發展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保障了市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各階層安居樂業。倘若自由港政策動搖,經濟滑坡帶來的失業潮等問題,極有可能引發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 。

二、自由港對國家的重要性

1. 國際貿易窗口:香港作為自由港,是國家對外貿易的重要前沿陣地。一方面,它是中國商品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眾多內地產品通過香港的貿易網絡,分銷到全球各地,利用香港成熟的貿易體系和廣泛的國際商業聯繫,提升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佔有率;另一方面,香港也是中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優質商品的重要平台,助力國家產業升級和滿足國內多樣化消費需求。

2. 金融合作橋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為國家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提供了關鍵支撐。香港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擁有成熟的金融制度、豐富的金融產品和專業的金融人才。內地企業通過在香港上市融資,引入國際資本,拓寬發展資金來源;同時,香港在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上發揮著核心作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增強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

3. 國際交往合作平台:憑藉自由港的自由開放氛圍,香港成為國家開展國際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國際間的學術會議、文化展覽、科技論壇等活動頻繁在香港舉辦,促進國家與世界在知識、技術、理念等方面的交流碰撞,提升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

三、香港自由港在關稅戰中的獨特功能

1. 貿易緩衝與靈活應對:在美國推行“對等關稅”政策下,香港堅持對美零關稅,成為內地貿易的靈活緩衝帶。內地企業可以利用香港自由港的優勢,將部分貨物先轉運至香港,再通過香港的貿易渠道出口到美國或其他國家。這既巧妙規避了內地直接對美貿易中因關稅提高帶來的成本劇增問題,又能借助香港豐富的貿易經驗和多元貿易網絡,維持與美國及全球市場的貿易往來。例如,內地一些附加值較低、利潤空間有限的製造業產品,通過香港轉口貿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價格競爭力,繼續在美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2. 金融避風港與資金融通:關稅戰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香港穩健的金融體系和自由港的金融自由優勢凸顯。一方面,它成為國際資金的避風港,吸引大量避險資金流入,穩定金融市場。這些資金不僅為香港本地經濟發展提供動力,還能通過香港與內地緊密的金融聯繫,流入內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香港金融機構可以利用自身國際業務優勢,為內地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如貿易融資、風險對沖等。例如,幫助內地企業通過金融衍生工具鎖定匯率風險,降低關稅戰導致的匯率波動對企業出口利潤的影響;為受關稅衝擊較大的內地企業提供資金週轉支持,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3. 供應鏈調整與產業協同:香港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關鍵節點,自由港地位使其能夠迅速適應關稅戰帶來的供應鏈變化。一方面,香港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流動自由和國際商業聯繫廣泛的優勢,幫助內地企業尋找新的供應鏈合作夥伴,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及“一帶一路”國家,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布局,降低對美國市場及相關供應鏈的依賴。例如,協助內地企業在東盟國家建立生產基地或尋找原材料供應商,避開美國關稅壁壘。另一方面,香港加快自身產業升級轉型,如推進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數字貿易和總部經濟的發展,與內地產業形成更緊密的協同發展關係,提升整個國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抗風險能力。例如,香港在數字貿易領域的發展,可以為內地傳統製造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和技術支持,拓展銷售渠道,增強內地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面對美國發起的關稅戰,筆者和全國人民都支持祖國堅定反制,展現大國擔當與底氣。香港則憑藉自由港這一獨特優勢,在維護自身經濟穩定、促進貿易和金融合作、助力國家供應鏈調整等多方面積極作為,與國家緊密攜手。筆者呼籲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居民在內),堅定支持國家一切決定!這場關稅大戰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下一代要打!面對美帝霸權來犯,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過去的抗美援朝,每一場抗戰,我們先輩們從未低頭,也從未敗陣,他們用生命告訴我們:“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美國佬看不起我們,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氣”!“中國人民不是打不倒,而是打不完,我們會有千千萬萬個人民站起來。”如果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就是為了讓他們不打仗!有更好的發展、生活,所以今天我們所有中國人必須團結一心:面對美國霸權先輩未曾低頭,吾輩怎可折腰!美國貨可以不用,美國大豆可以不吃,電影可以不看,但為了先輩,為了下一代,關稅戰我們必須要打,更必須要贏!只要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國家與香港等地的各自優勢,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關稅戰,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全球貿易的公平與正義,為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早日照進現實。

(本文作者為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陽江市政協委員、河南省青聯港區常委 高松傑)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