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高松傑:“香港無處不旅遊”落到實處需要軟硬兼施

分享到:
2024-06-11 15:5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九龍城寨之圍城》上映以來氣勢如虹,票房更是節節上升,香港票房方面,截止7日3時已有9570萬港元,眾人齊叫口號希望票房能突破億元大關。它擊敗一套又一套電影,成為香港電影史上華語片票房第2位,更創下連續32日單日票房冠軍,風頭一時無兩,票房紀錄只差一步就成為全港史上華語片票房第一。除了香港,《九龍城寨之圍城》在世界各地的票房都一樣報捷,中國票房已經突破6億人民幣,並陸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英國、澳洲、美國及法國等地上映,在台灣地區上映10天更高收2128萬台幣,成近年又一套“現象級”香港電影。

《九龍城寨之圍城》大受歡迎,有意見希望搭建電影場景,重現城寨風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早前亦表示,希望電影製作公司保留場景,讓市民“打卡”。元朗區議會日前開會,有區議員提出,在屏山公立達德學校搭建部份場景,吸引旅客,這個筆者十分支持。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提出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後,一眾官員和各界積極響應。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早前公布下半年盛事,更希望把“香港無處不旅遊”落到實處。我們常常說要講好香港故事,作為香港建設力量的一員一定支持到底,但現實一點說,在這段時間筆者只見香港著眼於“硬銷”,而欠缺“軟性宣傳”,以我多年的知識和經驗來說,《香港盛事》、《日夜都繽紛》是硬銷,而近日內地遊客擠爆油麻地警署去打卡、以及很多內地遊客因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而去到《九龍城》尋根、打卡和消費、旅發局每周邀請不同的內地知名網紅來港,在社交平台分享親身體驗以吸引年輕遊客訪港,這類筆者稱為“軟性宣傳”手段。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硬銷方面,香港地方不足,只得幾個景點、展覽館或主題樂園,旅遊來幾次便不來。但反之如何我們把香港特式以軟手法包裝,用電影或短劇方式,不經意地把香港香港獨特的歷史文化、地道情懷、舊城九龍城、中環、深水埗和西九龍等獨特的地道文化、香港唐樓、小店、茶餐廳、路牌、牆壁等等呈現給觀眾,吸引旅遊專登前往就是成功之處,例子如內地電視劇《狂飆》火爆網絡,播放量破四十億。帶火了取景地廣東江門,多人跟着《狂飆》去打卡吃喝玩樂,江門因電影成為旅遊勝地。

事實上香港電影在內地和世界也有一定影響力,想要講好香港故事做好“香港無處不旅遊”,可以借助電影、香港微電影、香港MV等出品作軟性手段,港府宜應投放資源資助創作。場景方面,筆者建議十八區民政事務處和區議會積極發掘,另外,筆者知道特區政府有很多荒廢官地,如空置校舍用地。我根據根據規劃署資料,截至2022年,該署已先後檢視共256幅空置校舍用地,並建議其中191幅長遠保留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40幅長遠作住宅用途,以及25幅位於鄉村範圍的前新界村校空置用地長遠保留作鄉村式發展、鄉郊用途、休憩用地用途等。根據2023年公布的空置校舍檢討結果,規劃署先後檢視了共256幅空置或即將空置校舍用地。當中47幅用地全部或大部分屬私人土地,座落於政府土地(或待交還給政府的私人土地)的空置校舍用地則有209幅。《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部份場景,也正是在達德學校現址搭建。所以筆者建議港府應該考慮善用空置校舍,在一些地區建設電影主題館,把電影的經典場景重現,既可增加旅遊景點又可以做到教育。把“香港無處不旅遊”落到實處是需要方法方式多樣性,軟硬兼施。每個人都有“好客之道”,提升服務質素,讓旅客有更好的體驗重要,整個政府、社會一起去做去也非常重要,筆者呼籲更多市民一起加入我們行列,推動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

(本文作者為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陽江市政協委員、河南省青聯港區常委 高松傑)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賴清德堅持“台獨” 台商苦不堪言:希望領導人對基層百姓多用心
來到大陸後,台灣青年的真實心聲
【通講壇】菲律賓“鬧海”戲碼不斷 是要試探中國海警新規底線?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讓科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應用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要“搶”人才 也要有舞台
聽澳門特首賀一誠談談什麼是“澳門的底氣”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