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從中美兩大灣區對話看香港發展巨大潛力

分享到:
2024-05-31 15: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三藩市(舊金山)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同屬於世界四大灣區,隔着太平洋遙遙相望。近日,兩個灣區終於對話!當地時間5月29日,首屆“中美灣區對話”在美國加州的三藩市舉行。

兩大灣區政、商、學界代表就多項議題開展了討論,包括共建綠色低碳灣區、共享灣區發展機遇、共促民間友好薪火相傳等。中國派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高級別聯合代表團共120餘人,包括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楊萬明,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張建敏,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代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

圖為陳茂波率團訪美。圖源:陳茂波fb。

王偉中省長、楊萬明會長、陳茂波司長、歐陽瑜司長參與了對話。加州政府派出了包括環保、商務與經濟發展、交通、運營部門參與的超強陣容,加州州長紐森出席了高層交流及成果發布。

楊萬明會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此次活動旨在落實習近平主席關於“開展兩國灣區交流對話”的重要倡議,加強兩大灣區對話合作,有利於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拓展合作領域,實現互利共贏。中美灣區對話,是一次機遇,也是一面鏡子。透過此次對話,可以看出兩個灣區的合作空間,更可以看出香港發展的巨大潛力。

中美關係活力在地方

去年10月,習主席會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時,提出了“中美關係活力在地方”的重要論斷,鼓勵加州加強與中國地方合作。習主席的重要論斷,對於推動中美關係走深走實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綜觀當今世界,中美關係是最重要、最複雜的雙邊關係。一方面,中美在許多領域形成了競爭格局,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把攻擊中國作為“政治正確”的選擇,政界“遏華之聲”幾乎“一邊倒”;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經濟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脫鈎”“斷鏈”極大地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工商界“挺華之聲”則不絕於耳。今年是美國大選年,“逢中必反”的美國政壇給中美關係雪上加霜,不斷有人拿中國說事,有人說美國在中美經貿合作中吃了虧,還有人說中國高科技企業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如今,雙方都在尋求兩國關係的新定位。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根據聯邦憲法,各州具有較大的自主權,中國各省(市、區)與美國各州加強交往,發展民間外交,是改善中美關係的突破點。楊萬明會長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中美關係越是遇冷,兩國民間越需要保持交往熱度。此次中美灣區對話是新的起點,推動中美各界人士友好往來,架起更多相互了解的橋樑,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偏見,努力為實現“舊金山願景”貢獻更多民間和地方力量。作為此次兩大灣區對話的組織者、推動者,楊萬明會長曾經出任過我國駐智利、阿根廷、巴西三個國家大使,在觀察分析和處理對外關係方面,眼光獨到,把握精準,經驗豐富。中央港澳體制變化後,楊萬明會長還出任過中央港澳辦副主任、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對港澳工作更是了然於胸。

兩個灣區合作空間廣闊

三藩市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同為世界著名灣區,兩個灣區既有共同點,也有差異性。

首先,兩個灣區都是兩國的創新發展先行區。三藩市灣區匯聚了全球眾多高科技公司,包括蘋果、Facebook、亞馬遜、微軟、惠普、英特爾等,這些高科技公司代表了全球科學技術的頂尖力量,研發出的創新技術和產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世界信息技術領域未來發展的風向標。此外,該灣區還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並培養了大量的科技創新人才。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廣東9市是高端製造業基地,其中深圳市匯聚了華為、大疆、比亞迪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技型企業;香港擁有全球5間全球百強大學,在人工智能、電子工程等學科擁有全球頂尖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在綠色科技、環保技術等領域建立了領先優勢;此外,中央還賦予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可在制度創新上大膽突破。

其次,兩個灣區各具優勢。三藩市灣區擁有先進的科技創新機制,特別是擁有成熟的風投創投生態,形成了支持創新、包容失敗的氛圍。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國際公認的“自由港”,資金、人才、資訊和貨物自由流動,保持簡單低稅制和聯繫匯率,實行普通法,法治和治安優良、商業標準也與國際高度接軌。以上共同點和差異性,決定了兩個灣區的合作空間非常廣闊,雙方在促進國際頂尖人才流動、分享來自中國內地和國際的數據、拓展內地以至亞洲市場、營造更優的科創生態等方面都可進行深度合作。

香港需找準合作“共振點”

當地時間5月29日,在陳茂波等特區政府官員見證下,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與三藩市商務組織灣區委員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促進兩地交流,尤其在推動綠色投資和可持續發展上的合作。隨後,陳茂波等還探訪了5家到硅谷交流並接受培訓的香港初創企業。

從對話到合作,通常需要一個需要相互了解的過程。香港與三藩市灣區的合作很快“入戲”,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兩地合作潛力巨大。而這僅僅是開始,未來有許多事情可做。

陳茂波在推介香港時,重點介紹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創科中心的“超級聯繫人”角色,以及能為硅谷和三藩市灣區企業創造的商機。三藩市的企業可以借助香港這個平台,在內地甚至亞洲推出產品或服務;初創以及不同階段的企業可以來港融資,其業務發展將獲得支持。陳茂波在多次公開演講中闡述了雙方合作的“切入點”。

三藩市灣區所處的加州,一直走在美國各州對華交往的前列。去年10月,加州州長紐森訪華,成為疫情後首位訪華的美國州長;今年2月,紐森州長與楊萬明會長會面,很快籌備兩大灣區對話;今年4月,三藩市市長布里德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訪華,成為疫情後首位訪華的美國重要城市市長;此次兩大灣區對話期間,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太平洋民間交流組織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共同致力於推動加州與中國地方的人文交流與合作。

由此可見,加州與中國各地進行交流合作充滿熱情和期望,中國對外友協積極穿針引線,搭建起了跨越浩瀚的太平洋的橋樑,這為香港與三藩市灣區的持久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致辭中指出:“今日之中國已非昨日之中國,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大家要主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在變局中打開香港發展的新天地。”此語點中要害,鼓勵香港與時俱進謀發展。

時下,在香港與美方合作整體不順的背景下,我們要保持識變、應變、求變的敏銳性,用好中央提供的有利條件,先從一些容易做的領域切入,尋找更多的“共振點”,拓展香港與三藩市灣區合作的廣度、深度,把香港發展潛力釋放出來,令香港“興”的動力更加強勁!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