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為何這麼多國家政要來進博會

分享到:
2023-11-07 13:06 | 稿件來源:信報

【字號:

這幾天的上海,賓客如雲,攘來熙往。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這裡舉辦,來自全球154個國家、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嘉賓雲集,參展商超過3400家,為歷屆之最。其中,參展的世界500強企業高達289家,為歷屆最多。筆者看到,整座城市處處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一派熱鬧景象。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進博會吸引了多國政要參加,僅官方公布的就有: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古巴總理馬雷羅、哈薩克斯坦總理斯邁洛夫、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南非副總統馬沙蒂萊、越南副總理陳紅河、阿塞拜疆副總理穆斯塔法耶夫、斐濟副總理兼貿易部長卡米卡米加、尼加拉瓜總統投資、貿易和國際合作顧問奧爾特加、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普坦、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格林斯平。此前的11月2日至3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對中國進行24小時的訪問,由於巴以衝突的原因,在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後回國,由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斯泰庫拉斯代其參加進博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是,美國有20個內陸州的市長組團參加本屆進博會,許多商品出口協會也派代表來華。這些年來,不停地嚷着要對中國“脫鈎”“斷鏈”“去風險”的美國,對上海進博會的興趣如此之濃,出乎預料。

第六屆進博會場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外景。(圖片:新華社)

那麼,為何這麼多國家政要來進博會?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觀察之。

中國市場空間大 機遇不可錯失

今年是疫情結束的第一年,中國進口規模逐季走高。據海關統計,一、二、三季度分別進口4.23萬億元人民幣、4.39萬億元人民幣、4.58萬億元人民幣。

從進口商品品種看,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需求旺盛。比如,原油、天然氣、金屬礦砂等進口數量分別增加14.6%、8.2%、7.8%。高科技領域的需求同樣旺盛。諸如,電腦的中央處理部件、航空器零部件等進口分別增加42.9%、15.9%。涉及民生的商品需求也旺盛。例如,農產品進口增長了8.6%,首飾、鐘錶、醫療保健品、鞋靴箱包分別增長74.3%、18.9%、18.5%和9.2%。

以上這些數據說明,中國的進口需求呈現出全方位、多領域、大規模的鮮明特徵。這一特徵與中國的特殊國情密切相關。

第一,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意味着中國對工業品產業鏈上游、中游、下游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有市場需求,且“胃口”很大。

第二,中國是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且中產階層達到4億多人。這意味着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且消費層級多、分布廣,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都在中國有消費群體。比如,法國的葡萄酒、瑞士的手錶等。

第三,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去年,中國人均GDP為1.26萬美元,世界公認的發達國家標準為: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以上為低等發達國家,3萬到6萬美元為中等發達國家,8萬美元以上為高等發達國家。中國的目標是在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成長空間還很大。

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在當今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國家能比。印度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不及中國;美國、歐盟、日韓等經濟體消費能力較強,但人口不多、消費群體沒有中國龐大。中國市場不僅可以為資源出口型國家提供機遇,也能為製造業發達的國家、服務業發達的國家和農產品生產大國提供機遇;中國市場不僅現在誘人,而且未來更加誘人。

本屆上海進博會的主題為“新時代,共享未來”,正含有此意。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體的政要,如果忽視中國市場,都是很不明智的。

致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中國不會獨享,而是願意與世界各國一起培育、一起分享。上海進博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如今,已成為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平台。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本屆進博會致信中表示:“希望進博會加快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充分發揮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作用,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共享的大市場;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服務,助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合作共贏惠及世界。”

記得2018年舉辦首屆進博會時,筆者在現場聆聽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的主旨演講。習主席指出,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愈辦愈好”。

看看進博會的成交額,首屆為578.3億美元,第二屆為711.3億美元,第三屆為726.2億美元,第四屆為707.2億美元,第五屆為735.2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四、五屆進博會是在疫情下舉行的,採用“線上進博會”方式進行展示交流,依然能夠達到700億美元以上的規模,實屬難能可貴。這說明,中國對外開放態度是真誠的,“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共享的大市場”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在這次進博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將持續推進“四個開放”,包括“市場機遇更大”的開放、“規則對接更好”的開放、“創新動能更足”的開放、“包容共享更強”的開放。這再次闡明了中國助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

李強總理提及的“四個開放”具有很大的“含金量”。比如,實施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這將把“負面清單”的做法推廣到全國範圍,意味着在分層級的前提下進行全面開放。再比如,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顯示着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外商在中國的投資權益將得到更好保護,投資的安全度將大大提升。“四個開放”當中蘊藏着許多市場機遇,值得各國的經濟界人士細細分析、發掘機遇。

美國有20個內陸州的市長組團參加本屆進博會!這件事引起輿論普遍關注。應該說,這是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第一、第二經濟體,美國既是科技強國,也是農業強國,中國市場理應是美國最重要的市場。事實上,中美長期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這是合乎市場規律的。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年來,美國政府在處理對華貿易問題上採取了錯誤的策略,自特朗普政府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高關稅,在科技領域對華封鎖,還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進行出口限制,至今沒有鬆動的跡象。致使中美貿易額下滑,現在,東盟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美脫鈎斷鏈無出路

現時,美國仍有不少政客主張對華“脫鈎”“斷鏈”“去風險”,這種把“國家安全泛化”、以“意識形態劃線”的政治操作,嚴重違背了市場規律,其中的一些做法還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美國企業界一直反對政府這麼做。今年以來,包括美國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內的美國幾十位企業家密集訪華,尋求與中國合作。可以看出,他們具有洞悉市場的“火眼金睛”,他們才是有識之士。

這次美國來華的20個州的市長,大都是為銷售農產品而來。美國是農產品生產大國,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如果丟失實在可惜!市長們的頭腦是清醒的。事實證明,遵循市場規律,才是做生意的正道,給生意賦予過多的“政治含義”,只會害人害己!

這幾天的上海,商賈雲集,摩肩接踵;政要滙聚,共襄盛舉。他們為開拓中國市場而來,為尋求合作機遇而來,為共享未來而來。而這一切,得益於中國把進博會打造成為國際公共產品,得益於中國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為全人類謀福祉。

“中國視野”“中國氣魄”“中國擔當”,才是真正值得點讚的!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