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譚鎮國:支持禁止日本10縣水產品進口

分享到:
2023-08-23 18:1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的抗議,一意孤行,宣布從本周四(8月24日)起將處理後的福島核電站放射性污水排入太平洋,預計將在未來30年內持續排放,超過 134 萬立方米含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將進入公海。

對此,香港政府迅速做出反應,特首李家超即時指示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及相關部門,立即啟動進口管制措施。謝展寰周二宣布啟動進口管制措施詳情,自周四起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等10個都或縣的水產品進口,以確保香港的食物安全和公眾健康。

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的計畫自公布以來一直爭議不斷,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都有激烈的反對聲音。在日本國內,漁民和當地漁業協會最先表達抗議,擔憂排放這些廢水會影響他們的生計。《朝日新聞》的民調資料顯示,有55%的日本人反對排放核廢水,86%的日本人擔憂造成負面國際影響。 國際方面,該決定也招來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批評和抗議。鄰國南韓的民眾組織了抗議活動,中國外交部也批評此舉是“極端自私,極不負責任”。

但是國內國國際鋪天蓋地的批評反對的依然無法阻止日本政府向太平洋傾倒核廢水。日本政府表示,排放計畫經過國際原子能總署調查小組的考察,處理後的核廢水符合國際安全標凖,對環境影響“微不足道”,堅持通過排放計畫。

然而,對於核廢水對環境的影響不同的國際組織給出了不同的看法。綠色和平Greeen Peace 就對日本政府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怒,發布報告稱,經處理的核廢水,仍會殘留放射性氚,以及碳-14、鍶-90 、碘-129等放射性物質,對食物安全以至人體健康的風險尚未得到充分評估,而潛在的生物積聚及放大作用也被忽視。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也反對及批評日本排放核廢水的計劃,指其違反人權及國際公約義務。

筆者認為,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很有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污染及破壞,也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的危機。處理核廢水有很多更加穩妥的方法,包括地層注入、蒸汽排放、氫氣排放和地下掩埋等等。但日本政府為了一己私利,執意選擇經濟代價最小的排海方案,不負責任地把自身問題強加於全世界人民身上,令人非常憤怒。筆者強烈支持香港政府為保障市民安全健康,禁止日本10都縣水產品進口。並認為未來應該更嚴格的檢測來自日本的漁農產品含輻射水平,並根據實際情況,必要時候考慮擴大禁止日本水產品入口的清單。

(本文作者為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 深圳市政協委員 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 譚鎮國)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張琦】

視頻

更 多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
鄭雁雄:回歸以來香港的“六不變” “六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