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兩地政府快準狠 全面通關開新篇2月5日是兔年的元宵佳節,是中華民族慶祝春節的一個重要節日。對於中華民族而言,這是一個驚喜連連、兩地團圓的春節。我在大年初三時在大公報撰文,希望可以在春節期間實現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就在2月3日,國務院和特首同時宣佈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2月6日起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的消息,從下星期一開始,兩地毋須核酸檢測,不設人數限制;香港與深圳所有口岸全部重新開啟。 在經歷了1098天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的封關之後,兩地終於在真正意義上恢復了全面、正常的人員往來。這對香港、對深圳、對大灣區、對整個國家而言都是一個意義重大的事件,標誌著國家全面進入經濟復甦、生活復常、與堅持精準防疫抗疫的“後疫情時代”。 深港政府快準狠 迅速行動落實全面通關方案 全面通關是兩地民眾的心聲,但在長達三年的封關之後,實現全面通關的背後,是特區政府與內地當局之間高度信任、高度配合、積極溝通、高效互動的結果。兩地通關的方案從提出到落地需要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港澳辦、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等方方面面進行多方、多次、深度溝通。在今年1月8日兩地實現首階段通關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爭取到中央的支持,實現兩地全方位通關措施的全面落地,這是深港兩地政府高效聯動的結果。 去年12月特首訪問北京,爭取到中央政府同意香港與內地逐步、有序、全面通關。李家超特首回港後不久,特區政府“通關事務協調組”便召開首次會議,用不足半個月的時間,便達成香港和內地首階段免檢疫通關;接下來再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進一步落實與內地全面通關。 這是久違的“香港速度”,更是兩地政府協同合作的典範! 內地群體免疫屏障形成,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全新階段 去年12月,內地出台防疫“新十條”,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開,在經過了12月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爆疫和1月數億人參與的春運之後,內地這波疫情的高峰已過,相當人口已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並已經康復,群體免疫屏障已經形成。而在內地並未產生高致病或致命性的變種毒株,病毒的毒性處於較低水準。內地政府抓住了內地主要流行毒株毒性較低的黃金視窗期,以最快速度、最大規模全面放開防疫政策,爭取在高致病性毒株進入內地或變種前形成了全民防疫屏障。 首階段通關系統檢驗本港公共衛生管理能力 首階段通關至今,香港接待了相當數量的內地訪客。香港藥房未出現發熱藥物搶購潮,供應給本港市民的由政府資助的疫苗接種計劃有序實施,而多間私家醫院已經推出內地居民赴港接種滅活性疫苗的服務。在一月八日至一月二十九日期間,本港的確診個案從,至香港的確診個案不但沒有因為通關而爆增,反而就通關前的每日確診超過14000宗,下降到大約每日3 000宗,而2月3日前七日全港感染數字僅為966宗。 首階段通關系統考驗了本港面對內地訪客入境帶來的防疫風險和公共衛生管理能力。對於香港在首階段通關所交出的優異表現,相信全面通關之後香港能夠繼續進行精準防疫抗疫,並有能力防止和應對本港大規模爆疫的風險。 全面通關要求本港制定精準防疫政策 全面通關之後,預計每日將有數10萬內地居民訪港,對此,當局需客觀衡量香港的防疫風險,並制定更加精準的防疫政策。因為本港居民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較高水準並經歷了2022年第五波疫情,再加上內地居民在最近所形成的群體免疫力,相信全面通關之後本港大規模爆疫的風險不高。 在此情況下,是否應該盡快放寬口罩令值得商榷。首先,佩戴高效能口罩是防止病毒傳染最有效的手段,不僅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也可以預防流感的傳播。現在依然是流感的高峰期,佩戴口罩有對維護個人健康有積極的意義。第二,現時內地同香港都允許無症狀感染者返回辦公室工作,如果工作環境中有同事中招,員工佩戴口罩是防止公司爆疫最好的措施。第三,佩戴口罩能有效防止吸入二手煙或道路汽車氣體污染等。因此,政府不應該過快放寬口罩令,並應該要求訪港內地旅客佩戴口罩。事實上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比如日本,在疫情前,很多民眾都有在公共地方佩戴口罩的習慣。 在流感高峰之後,當局應該考慮進一步放寬口罩令,但可以要求市民和訪客在公共交通工具繼續佩戴口罩。 全面通關是全面復常的第一步 與全面通關對於香港而言是有曆史意義的一步。數以萬計的跨境學童在闊別校園三年之後,終於可以回到香港的校園上課。下週三跨境中學生將返回自己的中學,而小學和幼稚園將在2月22日全面恢復實體教學。而在立法會,議員們已經開始進一步討論包括跨境醫療服務在內的若干融入灣區與國家發展大局的議題,希望攜手灣區其它城市,同享共建1小時生活圈。 在慶祝玩元宵佳節之後,香港將迎來與內地的全面通關,在超過1000天的封關之後,兩地終於實現人流、物流的無障礙流動。這標誌著後疫情時代正式來臨,國家進入經濟全面復甦、生活全面復常的階段。對於香港、對於深圳、對於全中華民族,這都是充滿希望的春天! (作者為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林順潮)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陳卓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