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外訪宣傳港優勢 主動出擊握機遇

分享到:
2022-09-13 20:1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隨着香港開啟由治及興新篇章,社會各界都應履行好“講好中國故事”的責任。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趁暑假休會兵分多路外訪東盟國家,令人欣喜是當地商界領袖們,都對香港背靠祖國的優勢充滿信心,熱切期望早日與香港恢復正常通關。這些積極的回響都勉勵港人要同心做好抗疫,拓展國際聯繫,繼續發揮對外交流窗口的作用,為香港和祖國發展開創有利條件。

在疫情陰霾下,全球互動一度停擺,世界各地對彼此的新情況也不甚掌握。惟不少國家或地區近期已陸續開放邊境,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系的香港,也應加快對外交往步伐,重啟合作交流,捉緊機遇。正如特首李家超曾表明,特區政府要對外說好香港故事,不能再採取“有麝自然香”的態度,要“畫公仔畫出腸”。

立法會議員是市民的代議士,也有責任牽頭傳遞正面聲音,如實唱好香港,攜手抵禦反中亂港勢力的失實資訊。筆者很感恩能聯同一眾民建聯議員出訪東盟國家,主動向當地社會領袖介紹香港最新的社會經濟情況,讓當地代表知悉香港繼續繁榮穩定,有良好的營商環境。令人鼓舞是,在互動過程中,他們都對香港前景投下信心一票,同時也提出希望香港能縮短酒店檢疫期限以便來港參展採購等具體意見。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在論壇活動中,強調香港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期望香港能擴大經貿合作網絡,鞏固本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如今機遇就在眼前,民建聯支持特區政府及本港商界加強與東南亞的交流,主動到不同國家招商及吸引人才,同時協助有興趣人士利用香港作為跳板,加大對大灣區的投資發展,締造互利共贏。

(本文作者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

【編輯:張琦】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