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 陳勇:“逆隔離”密鑼緊鼓 打疫苗刻不容緩

分享到:
2022-09-09 18:2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特區政府與廣東省及深圳達成共識讓北上港人“逆隔離”,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做法,畢竟短期內要達致“0+7”的檢疫安排並不現實,兩地宜積極變陣,尋找令國家對香港與內地通關更放心的方案,盡快落實新措施,才能便利香港與內地人民互動,共同掌握和發揮好大灣區機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在疫情下,港人北上需要接受“7+3”隔離檢,由於受每日2000個名額限制,加上難以預訂“健康驛站”檢疫房間,不少想到內地卻不屬於人文關懷特殊情況的港人都“一額難求”。可幸,特首李家超廣納民意,主動向內地提出“逆隔離”構思,並獲得內地省市的正面回應,為港人帶來曙光。

 事實上,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在論壇活動中,也勉勵香港要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提出四點希望:希望香港繼續主動作為、做強專業服務、加強人文交流,以及深化與內地合作。香港各界都期望特區政府能盡快公布“逆隔離”方案的細節,包括統一檢測、隔離及閉環標準等,深信只要香港與內地踏出第一步,日後便可在此基礎上繼續優化安排,甚至進一步放寬名額,助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的互動交流。

但話說回來,港人除了力爭全面通關外,也應履行好自己的責任。隨着香港新增個案再次“破萬”,我們應反思如何做好抗疫工程及提升疫苗接種率,才能令中央放心?環顧全球,疫苗的保護性毋容置疑,惟香港目前的接種率仍未達標,尤其是一長一幼的群組非常不理想,約兩成年滿80歲人士未打針,三歲以下幼童更有逾八成未接種疫苗。

倘心存僥倖,既不願意“打針”,卻又不想當局收緊社交距離、小朋友能維持實體學習,甚至要求內地打開“通關”大門,這是什麼道理?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編輯:李冉】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