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季霆剛:期待兩岸故宮合作的突破兩岸關係跌至谷底,連同受牽連的應該是台港、台澳關係。港府去年公告,駐台灣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暫停運作。當時港府表示,台灣近來干涉香港事務,嚴重破壞台港關係,加上辦事處人員受到台灣激進人士威嚇,因此暫關辦事處。澳門政府亦在同年宣布,在台灣的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暫停運作。去年6月,台方陸委會稱派駐香港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人員已全數撤回台灣。 緩和兩岸關係 視乎對小事取態 台灣民進黨“抗中保台”的施政主軸令兩岸政治關係跌至冰點,台港澳關係的死結,完全在於兩岸政治關係的逆走向。能否解開這個對抗的鎖,視乎兩方對一些小事的取態。 7月香港特區回歸祖國2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新政府提“四點希望 ”和“四個必須”。習近平講話的重點,一是顯出中央對港府的訓愛切至,二是對“一國兩制”實施25周年後重新鞏固。故此習近平強調香港歷經風雨後“浴火重生”,中央希望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經濟民生更為富饒物阜、發展平治有序,對台灣而言有可取之處。 香港特區新政府在上任不足一個月已展開多元舉措施為,為香港和內地“通關”問題開闢新路,行政長官李家超更是新硎初試,表示將成立特首政策組,環視國際兩岸宏觀大局。因兩岸情勢為中央密切注視之點,而香港與台灣早有地利之宜,預計港府亦需定期對台灣局勢條分縷析,而台港兩地經貿文化交流的停滯始終要解決。 造價35億港元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於7月3日對外開放,其展覽品當中,固定陳列展品需兩年更換一次,展出北京故宮文化歷史及與宮廷生活有關的文物;其他展廳則陳列故宮的書畫、陶瓷、器物和其他藝術收藏,大多展品從未在北京故宮展出。 北京故宮於今年就分批運送近千件文物來港,當中166件屬於一級國寶文物。對北京故宮而言,借出如此之多瑰寶前所未見;對香港參觀者來說當然是樂見其成,而對台北故宮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吳志華稱,香港故宮日後跟台北故宮或有合作空間,包括展品外借,但法律、政治環境等技術問題仍有待處理。 所謂政治和法律問題無非兩個。一是名稱問題;二則是香港立法會或政府可否通過一些司法免扣押的條例,便利海關。 在現時政治環境下,第一個問題是難上加難,亦似乎容易成為民進黨炒作的議題。名稱問題的難度,不是簡單加個括號、引號可以解決,似乎更需要兩岸官方在背後揆情審勢,使通權達變之法,方可以成行。 香港故宮(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摒棄歷史窠臼 發揚“和”之精神 台北故宮約有60萬件文物,北京故宮則有逾180萬件。香港作為兩岸三地第三個故宮館,亦是一個煥然一新的展覽場。故宮館本屬一個整體,源於一個故宮。故宮的最中心是太和殿,宇內和諧,方能安康。故宮文化之機樞在於重“和”,兩岸三地藏品若能協和共冶,是對“和”的體現。 故宮藏品分隔兩地,只是國共內戰歷史巨流下的波浪,摒棄歷史遺下的窠臼,張拓中華文化交流與懋長,發揚故宮“和”之精神是兩岸三地該做之事。 如果兩岸故宮的展品同時期在港展出,將成為中國現代史上的佳構美話。兩岸何不在港一試? (本文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深圳大學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季霆剛) 【編輯: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