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美總統參與東盟峰會 東盟喜憂參半香港中通社10月26日電 題:美總統參與東盟峰會 東盟喜憂參半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婕舒 第38屆和第39屆東盟峰會以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10月26日至28日通過線上方式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席第24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等系列會議。美國總統拜登26日也參加與東盟的視頻峰會,這是4年來美國總統首次參加東盟峰會,分析指拜登尋求聯合力量抗衡中國。 白宮表示,拜登將討論美國對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的核心作用的“持久”承諾,以及加強美國與該集團的戰略夥伴關係的新舉措。 自特朗普在2017年參加了東盟-美國峰會後,美國總統一直未參加過這些會議。《美國之音》26日引述分析人士指,這反映出拜登政府正努力與盟友和合作夥伴接觸,以共同抗衡中國。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范宏偉26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拜登上台後,繼續推行印太戰略。而在印太戰略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過程中,東南亞是核心區域。沒有這一區域的參與及合作,美國的印太戰略將無法順利實施。東南亞國家中也有美國的盟友及夥伴國。” 范宏偉續指:“同時,東南亞對於中國而言也非常重要,是中國實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地區。因而無論是從防範中國,還是從美國自身國家利益出發,美國都難以忽視東南亞地區,因而拜登此舉是正常表現。” 隨著美國組建“四方安全對話”及“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英等非地區勢力逐漸捲入亞太地區,對東盟地區的政治、安全構成了極大挑戰。面對艱難考驗的東盟,能否協同應對這場美國挑起的地緣政治紛爭? 范宏偉認為:“在東盟內部,各國對於地緣政治的認知、與美國的親疏、對威脅的感知都不同,各國存在分歧。就像在AUKUS協議下武裝澳大利亞核潛艇問題上,反應最激烈的是印尼和馬來西亞,菲律賓持較積極態度,其他國家則沒有太大反應。因此要指望東盟國家協調起來,共同抵制美國的小團夥,我覺得不太現實。” 范宏偉續指:“加上東盟長期以來實行大國平衡戰略,其對於美國介入地區事務,是既擔憂又歡迎。因為東盟國家既希望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同時也對中國的影響力有一定擔憂,因而東盟希望藉助域外大國來平衡中國。另外,東盟也開始構建自身的‘印太戰略’,這也是因應美國的戰略訴求,在其中尋求自身價值。” “這些因素都導致東盟國家很難協調起來,也不太指望東盟能拿出立場鮮明、直接針對某一方的態度,相信他們更可能給出模糊、原則性的主張,例如呼籲無核化、大國對話合作、防止熱戰衝突等。保持獨立中立,不希望捲入對抗衝突,符合東盟傳統及自身利益。”范宏偉指出。 此外,東盟現任輪值主席國文萊16日宣佈,各國外長同意不邀請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參加此次會議。這是一向秉持“不干涉會員國內政”原則的東盟對緬甸當前局勢罕見的舉動。 范宏偉表示:“東盟此舉是對緬甸軍政府未按承諾朝著‘五點共識’推進和平進程,以及東盟特使要求會晤前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等,都未取得實質進展,而向緬甸軍政府施壓。” 至於能否推動緬甸軍政府改變,范宏偉指出:“可以看到,東盟這一決定公佈後兩天,緬甸軍方便宣佈釋放數千名政治犯,說明其在釋放善意,試圖表明自己有解決問題的意願。不過昂山素季的角色作用、政治和解的實質性推動等根本問題,都還取決於軍政府的判斷。從過往緬甸軍人政變後的表現看,他們也面臨壓力,但都較頑固地按自己制定的路線去執行。因而對於東盟施壓的效果,我並不太看好。”(完) 【編輯:通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