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劉鶴與耶倫再通話 凸顯中美難“脫鈎”香港中通社10月26日電 題:劉鶴與耶倫再通話 凸顯中美難“脫鈎” 香港中通社記者 殷田靜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財政部長耶倫26日上午舉行視頻通話。這是今年中美第四次就經貿問題進行高層級別對話。受訪學者指出,中美今年以來在各層面的對話,凸顯出雙方相互依賴的客觀事實,中美“脫鉤”並非易事。 中方在會後發聲明指出,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多雙邊領域合作進行了務實、坦誠、建設性的交流。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取消加徵關稅和制裁、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美國財政部聲明則稱,耶倫向劉鶴坦率地提出了美國關切的問題,但未就具體議題作進一步說明。 拜登政府上任以來,中美已就經貿問題進行了四次高層級別對話,包括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5月27日及10月9日通話,以及與美財政部長耶倫6月2日及10月26日通話。這釋放出什麼信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2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美國有些人主張中美“脫鉤”,但無論是金融還是貿易等各個層面,中美相互依賴是客觀事實。美國當前面臨通脹壓力和高負債水平,還出現物資短缺的情況,這些方面都需要中國的合作。而且中美貿易額經過短暫下跌後,今年很可能創新高。有些人想要主觀顛覆中美合作互利的模式,已經被“打臉”。 相較於6月2日劉鶴與耶倫的通話內容,中方在此次聲明中強調了“對美國取消加征關稅和制裁、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這是否意味著中方希望在接下來的中美經貿談判中,著重就該問題進行討論? 在袁征看來,美國需要在這兩方面有所作為,中美經貿關係才能有健康的、正常的經貿合作。美國一直指責中國沒有對美企業開放市場,但事實上中國並未泛化使用所謂國家安全的理由,過多干預美國企業在華投資;相反,自2018年開始,中國對美的投資呈斷崖式下降,這是美國一些政客慣用所謂國家安全理由,對中國企業在美的合法合理的投資進行打壓的結果。 袁征強調,美國向來強調相互對等原則,但在中國不斷開放市場的同時,美國卻閉關自守,美國政府甚至大力介入經貿投資方面,通過關稅、安全審查、實體清單等各種管道,打壓中國企業。這完全背離了全球化浪潮,違背了市場的基本規則。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或在今年11月份到期。美貿易代表戴琪曾經表示,將放棄特朗普時期的第二階段協議(尚未簽署生效)。中美經貿關係將如何發展?袁征認為,對話和討論仍將繼續,拜登政府或以更務實的方式,圍繞美國的關切,一步一步地與中方溝通。如果拜登再按照特朗普時期極端反華的經貿政策模式與中國對話,中美經貿關係則很難有所突破。 近期中美高層之間一直保持暢通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美關係。但至於能改善到什麼程度?關鍵在於美國是否能理性和正確認知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影響力的擴大。 袁征表示,從中美經貿方面對話,到孟晚舟獲釋,再到中美蘇黎世會晤,都有利於緩解中美關係此前的緊張氛圍,整體看來兩國關係似乎已經“見底趨穩”。但未來還是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尤其是針對台灣問題,美國目前發出非常矛盾的信號,其一些言行不斷突破中方底線,對中美關係極為不利,更有可能讓所有努力因此而付諸東流,甚至讓中美走到極端對立甚至對抗的局面。 袁征強調,美國不能指望一方面打壓中國,在核心利益上“動手動腳”,另一方面又想在某些議題上尋求合作。美方要對中國的崛起有理性清醒的認知,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與中國進行溝通,這樣才能避免戰略誤判,有利於或者至少能穩定中美關係。(完) 【編輯:通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