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緬甸現14年來最大規模示威,美方介入為哪般?香港中通社2月9日電 緬甸再陷亂局,最大城市仰光及其他多地連續4天發生2007年以來最大規模示威,抗議軍方月初扣押實質領袖昂山素季等人。據目擊者稱,9日首都內比都警方對空鳴槍驅散示威者。美國方面開始介入事件,嘗試聯絡昂山素季未果,又支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為此召開特別會議。美國問題研究專家指,美方是出於價值理念,不得不作此姿態。 至9日,緬甸多地發生的大規模示威踏入第四天,內比都及最大城市仰光繼續有大批民眾上街示威,無視軍方此前發佈的禁止4人以上聚集的限聚令。警方當日再在內比都以水炮驅散示威者,其後更發射橡膠子彈,據報現場有人受傷。此前東南部城鎮妙瓦底示威現場7日傳出槍聲,並有軍方車輛進入仰光。此外,醫護、僧侶、教師、公務員等參與不合作運動。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這是2007年數千佛教僧侶示威反對軍政府的“番紅花革命”以來,緬甸發生的規模最大的示威。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8日晚發表接管國家權力後的首次公開講話,指現時的軍政府與以往不同,有適當官員人選,強調軍方尊重並遵守憲法。他沒有提及被扣押的昂山素季等人,不過指出民眾應優先考慮事實,而非感覺。他重申去年11月的選舉存在違規行為,強調未來會再次舉行選舉,將權力移交給勝利一方。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當地時間8日宣佈,對仰光、曼德勒等多地實施宵禁。緬甸國家電視台8日也發佈通告指,當局將不再容忍民眾當前的非法行為,並暗示當前的全國性示威是被外部勢力裹挾煽動所致。緬軍方還在6日切斷了全國網絡。 英國外交部一份機密評估報告指出,緬甸政變已不可逆,緬甸各地的反政變示威可能演變為流血衝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9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不能排除緬甸發生流血衝突的可能性。眼下被趕下台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的態度很關鍵,若軍方最終重新進行選舉,相信民盟無法接受。”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將於12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緬局勢。該會議是英國和歐盟要求召開的,獲得19個成員國和28個觀察員國支持,包括8日宣佈重返人權理事會的美國。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表示,美國曾嘗試聯絡昂山素季,但遭到拒絕。他還表示,美國站在緬甸人民一方。 美國試圖介入緬甸事件的目的何在?對於美國來說,緬甸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議題嗎? 袁征指出:“對美國而言,緬甸有著一定的戰略價值,但這不是最主要因素。美國等西方國家勢必從西方價值理念來看待緬甸問題,他們絕對不能認可軍方的做法。無論誰執政,美方都必須作出這樣的姿態,更何況民主黨傳統上就更強調人權、民主等價值理念。美國作為西方世界的‘老大’,也必須扮演這樣的角色,這是最主要的因素。”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在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通話時,曾呼籲中國譴責緬軍方發動的政變。普賴斯8日也促請中國加入國際譴責緬軍方發動政變的行列。 緬甸問題會成為拜登新政下,中美首個正面較量的國際議題嗎?袁征認為:“目前很難說美國有此意向。由於緬甸事發前不久,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內比都會見了敏昂萊,西方國家開始對中國在事件中的角色有猜疑,甚至有意無意進行曲解,加上中國外交部表態溫和,不過事實上,中方表態和許多東盟國家的表態是類似的,都較為平和低調。不過在緬甸問題上,中方勢必不會支持縱容緬軍方。中國和英美等國都希望緬甸政局平穩,民生有保障,大家有著利益交集。因而相信緬甸話題難以成為中美之間進行較量的新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