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特朗普成首位兩度遭彈劾總統,成功與否變數大香港中通社1月14日電 題:特朗普成首位兩度遭彈劾總統,成功與否變數大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婕舒 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13日通過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議案,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國會兩度彈劾的總統,也是首位在卸任前夕被彈劾的美國總統。不過參議院拒絕提早審議彈劾案,因而特朗普在卸任前被國會罷免的機會渺茫。卸任後被罷免還有什麼意義?彈劾能否成功?此次事件對美國傷害幾何? 眾議院13日下午經過兩小時辯論後投票,10名共和黨人倒戈讚成彈劾條款。眾院最終表決結果為232票贊成、197票反對,正式通過決議,以“故意煽動叛亂”的指控對特朗普進行彈劾。彈劾條款還列舉了特朗普毫無根據指控選舉違規、向佐治亞州官員施壓要求為他“找到選票”,以及在6日衝擊國會山事件當天敦促數千名支持者往國會大廈遊行等。 眾院通過後,彈劾案將交參院審議,以作最終決定。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拒絕了民主黨人提早審議的提議,他13日表態稱,參院不會在特朗普卸任前審理彈劾,因為“候任總統拜登就職前,參院無法進行公平嚴謹的彈劾聆訊”;目前應集中處理就職典禮事宜,確保權力安全有序移交。 拜登也呼籲參院領導層,在處理彈劾案的同時,也為國家其他緊急事務開展工作。 彈劾案在眾院通過後,特朗普發表錄像講話,重申真正支持他的人不會容忍暴力,任何參與國會山暴力事件的人都應受到法律制裁。 特朗普若在卸任後才被彈劾,有何意義?美國北卡大學榮休教授、澳門大學傳播系講座教授趙心樹14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除了可以堵住特朗普再度參選總統或擔任公職的道路,“事實上,目前彈劾已遠不是針對特朗普個人的問題。美國精英階層推動彈劾的最主要目標,是維護體制的完整性和法治的價值觀念。特朗普此次的做法,以總統身份撬動了美國的法治根基。精英階層希望通過彈劾建立先例,防止後來者也這樣肆無忌憚,這是比特朗普個人成敗重要得多的問題。” 有分析指,這次彈劾事件,是發生在美國的一次資本主義危機。只要美國持續在金融資本主義的世界中纏鬥,並持續塑造美元的霸權地位,底層的示威動力便會源源不絕湧出。華爾街與鐵鏽帶的對立仍將持續,“美利堅之春”終將再臨。 趙心樹指出:“這種矛盾也體現在此次彈劾案中,精英階層認為這是法治與反法治的鬥爭,平民卻將之看作精英與平民間的矛盾。一方越是彈劾特朗普,另一方越認為這是在欺負‘平民代表’。而這種矛盾還將延續、加深。” 趙心樹續指:“美國體制確實出了問題,但民主、法治還未到無可救藥的程度。美國的選舉制度從根本上存在錯誤,是不完全的民主制度,導致容易選出或左或右的候選人。此外,互聯網又加速了所謂‘選擇螺旋’,容易快速偏向一個方向。若意識到這些問題並加以改變,美國的制度仍有希望。但目前他們並未意識到,不加以改變,就可能走向革命和民粹,甚至走向獨裁。” 特朗普被參院認定有罪的可能性有多大?分析指,儘管民主黨在新一屆參院佔據微小優勢,但這不足以成功彈劾。美國憲法規定,若要罷免總統,需要參院三分之二以上議員同意其有罪,即17名共和黨人需要倒戈。衝擊國會事件促使不少共和黨人和特朗普劃清界限,據《紐約時報》報道,多達20名共和黨參議員對此持開放態度。 趙心樹認為:“目前仍存在很大變數,例如拜登可能傾向參院押後三四個月,待內閣組建完畢,再審議彈劾,屆時民意可能有所轉變。特朗普會否大赦自己和家人,也是一個重要變數。此外,從此次眾院投票情況看,倒戈共和黨人的比例遠遠不夠最終成功彈劾。目前特朗普也只是在政治家中眾叛親離,選民的想法尚不清楚,若選民仍支持他, 共和黨人未必敢倒戈支持彈劾。”(完) 【編輯:ma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