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拜登的外交政策正在危及美國的利益分享到:
![]() ![]() ![]() ![]() ![]() ![]()
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外交與國防政策研究主任寇里.沙克(Kori Schake)9月29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指出,拜登政府執政20個月後,仍然沒有公開的國家安全戰略。這使得國會難以使支出與戰略保持一致,而盟友也難以調整其政策以支持美國的政策 文章指,拜登政府聲稱的外交政策目標與其實際願意做的事情之間存在差距,這對美國安全、俄羅斯和更多地區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9月中旬,拜登總統第四次表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將派兵保衛它。同時,政府官員第四次聲稱,這種明顯的政策變化並不代表政策的變化。 文章批評,拜登政府在信息傳達上搞砸已經夠糟糕了。但更糟糕的是,真正的能力差距令人質疑美國是否真的可以保衛台灣。太平洋的艦船、兵力、飛機和導彈防禦系統不敵中國的能力。國家情報總監艾薇兒·海恩斯評估台灣從現在到2030年面臨的威脅為“嚴重”,但國防預算沒有被用在改善能力上,這種情況要持續到2030年代中期。從更廣泛的層面看,拜登政府沒有在資助一支能夠充分履行美國的國防承諾的美國軍隊,這對大國來說是一種危險的姿態。民主黨領導的國會去年向國防部的預算申請增加了290億美元,今年增加了450億美元,從該預算申請可見拜登的預算有多麼不足。 此外,儘管美國國防部知道工業界需要多年的訂單來保持生產線的運行,但拜登的國防預算注重研發,缺乏武器和彈藥採購。美國對烏克蘭的供應揭示了美國彈藥庫存令人難以接受的短缺,而且工業無法再補給。 缺陷也不僅僅是軍事上的。事實上,缺乏一個幫助美國和其他國家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國際經濟政策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儘管美國對抗中國的戰略從根本上依賴於盟國的支持,但拜登政府在競選活動中所概述的由國家安全顧問提出的所謂“面向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似乎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沒有區別。現任政府允許國會的貿易促進權力失效,不會重新加入跨太平洋貿易協定,其《降低通膨法》的保護主義使亞洲盟國感到不滿,並且只對未來談判做出模糊承諾。這些不會帶來成功。 【編輯:鐘立】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