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試圖“調停”台海問題,意欲何為?香港中通社8月2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8月22日在一個論壇上“嚴重關切”台海緊張局勢,表示“歐盟正試圖充當一個調停人”。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博雷利剛於8月3日夥同七國工業集團發聲明支持佩洛西訪台,譴責中國軍演,這樣的角色為何忽然要當“調停人”?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圖源:新華社 博雷利是在西班牙出席題為“歐洲正前往何處”的論壇活動時,對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台海緊張局勢升溫表達“嚴重關切”。他說,“在這種情況下,歐盟正試圖充當一個調停人。” 當被問及他是否有計劃訪問台灣時,博雷利給予否定的答覆,並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不會前往台灣,目的是“避免給(中方)一個讓緊張局勢加劇的藉口”。 就在8月2日佩洛西訪台之際,美國等七國集團的外長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8月3日共同發表聲明,指摘中國在台海的軍事活動導致緊張局勢升級。 博雷利態度何以從“譴責”轉為“調停”?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簡軍波2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解析指:一方面表明歐盟試圖介入台海問題,這對已不穩定的台海關係會火上澆油;另一方面,它比美國單方面支持台灣來對抗大陸要顯得溫和。 “但中方不需要一個調停人來調解兩岸的問題,這是中國的內政。”簡軍波直言,域外國家最好不要插手,因為沒有資格對中國內政進行干預,中國政府不會接受。 簡軍波續指,若歐盟的“調解”是著眼於調停中美關係,並秉持公正立場,中方尚可接受,但歐盟若偏袒美方或帶有條件,那便沒有調解的必要。再說,中美之間還未走到需要第三方調解的程度,中美雙邊溝通渠道仍在,也未到極端惡化的地步。歐盟有些誇大其詞,料此舉並非是為配合美國,而是出於自身立場考慮,意在突出自身身份,在國際舞台尋求“加戲”,以彰顯影響力。 在22日的論壇上,當被問及如果北京對台動武,歐盟會怎麼做時,博雷利說:“各方都試圖避免與中國直接衝突”。他說:“這是美國非常謹慎地試圖避免的事情——各方都捍衛台灣發展其政治制度的權利。但各方都非常謹慎地處理,試圖避免與中國的直接衝突”。 而事實上,博雷利所指的“非常謹慎”的美國,在佩洛西訪台後,又接連不斷有國會議員訪台,持續挑釁中國。這一切,博雷利似乎視而不見。 更有甚者,博雷利在談到台灣時,稱台灣為“國家”。博雷利在用西班牙語發表的、經《南華早報》獨立核實的發言中說:“台灣是一個小國,但其生產了世界上70%的半導體;90%的高科技半導體。” 值得關注的是,歐盟最近剛剛在與台灣關係上做出了“重大突破”。今年6月2日,歐盟與台灣舉行“台歐盟經貿對話會議”,歐盟方面將參會的官員層級,由原定的技術官員提升到司局長及部長級。對此, 台灣方面盛贊歐盟在國際經貿合作藍圖上,提升台灣的重要性,是“台歐盟關係的重大突破” 。 此外, 2021年歐洲議會訪台,以及捷克、立陶宛等歐盟國家深化對台關係,不斷觸碰“一中紅線”,突破台歐關係。對此,有歐洲媒體報道分析,歐盟對台的支持與合作,正擺脫過去的低調,走向公開。 簡軍波分析認為,暫時還不能稱其轉向公開,歐盟一直宣稱它的對台立場沒有改變,明面上沒有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但它的解釋變得日益靈活,言行不一,實際上,歐盟正在向推動“台獨”、及發展實質性的對台關係上向前邁進。這一點在中方看來,是不尊重中國的態度和立場,是虛偽且不可接受的。 歐盟加強對台關係的考量是什麼? 簡軍波認為,一是考慮到實際經貿利益;二是有價值觀層面的考量。歐盟正處於地緣政治力量的轉型過程中,台灣在半導體芯片這個領域,確實是一個較重要的經濟實體,不僅對歐洲,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利害關係。 簡軍波表示,不過,歐盟與大陸同樣有緊密的經貿關係,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兩邊的利益它都想要,因此試圖與兩方面都加強關係,但在某些時刻,它必須作出選擇,兼得可能很難做到。 【編輯: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