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智庫:中國正在學習使用并完善制裁工具香港新聞網6月14日電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本周發佈一項研究指出,近年來,隨著地緣政治摩擦的加劇、對外國制裁的反制需求上昇,中國正著手完善自己的制裁政策工具。 近年來,美國不斷制裁中國,而中國也不斷進行反制。示意圖,網絡資料圖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6月11日報道,日前,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發佈了一篇關於“中國完善制裁政策工具”的研究報告,該報告開篇就指出,歐盟正考慮對繞開西方對俄制裁的中國企業實施制裁,因此有必要事先瞭解中方可能采取怎樣的反制措施。 上述報告作者認為,中國政府以往并不常運用正式的制裁令,一直到最近,中國才著手制定實施制裁的政策工具,以《反外國制裁法》為代表的法律框架讓北京當局能比過去更為頻繁地實施制裁以及反制裁。 報告稱,2018年中國與美國開打貿易戰堪稱一個關鍵時刻,雖然當時中方頒佈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但都稱不上“制裁”。 另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是2021年:當時歐盟、英美就涉疆問題制裁了一系列中國官員與機構,北京迅速祭出反制措施; 同年,中國加速出台《反外國制裁法》。圍繞該法的一整套法律框架讓中國政府獲得了相當大的自由裁量空間,能够決定何時、針對何人、實施何種制裁措施。 該報告作者分析了多起案例,包括2022年夏天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竄訪台灣遭到中方制裁,美國國會議員麥考爾與蔡英文見面遭到中方制裁。有跡象表明,中國動用此類制裁令正越來越頻繁。 在分析了2012到2023年的39起中方制裁案例後,研究者得出一系列結論,指出中國打造自己的制裁工具主要有三大重要時間節點:2018年美中貿易戰、2021年涉疆問題、2022年俄羅斯遭西方制裁。自2018年以來,中國單方面實施的對外制裁數量快速上昇,其中大部分針對的是美國的個人與機構,主要是針對美方干涉(中國)內政的回擊。這一趨勢今後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研究還盤點了中國制裁的主要手段,其中包括:主要針對個人的境內資產凍結、簽證入境禁令、禁止與中國實體合作;主要針對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管制。當前中國金融制裁措施的能力還很有限,但近期的政策辯論已顯示出北京至少有著濃厚興趣為金融制裁措施打下法律基礎。目前中國制裁的法律框架主要是圍繞《反外國制裁法》以及《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展開。與此同時,中國對外經濟鬥爭的工具依然是正式制裁令以及非正式措施的并重結合。(完) 【編輯:許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