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古代如何打擊毒假食品?周代最早有安全管理記錄

分享到:
2021-03-18 17:38 | 稿件來源:鳳凰周刊

【字號:

  民以食為天,食品出了問題,必會民怨沸騰,政府難辭其咎。因此,打擊毒假食品,不獨為當下熱門話題,古代政府不僅重視,而且創造的經驗也值得借鑒。

  早在5000年前,神農氏就成為中國拒絕毒食品的鼻祖。《淮南子》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氏勇敢地用自己做試驗,以避免更多人的生命受到威脅,不僅受到千古傳頌,還成為統治者與有毒假食品決不妥協的DNA。

  那麽,古代是何時,又是如何重拳打擊毒假食品的呢?

  周代,是中國最早向有毒食品宣戰的王朝。那時的食品交易主要是以直接采摘、捕撈為主的初級農產品,而且囿於技術落後及交通不便,食品安全事件似乎也不多,但也存在因采摘的食品不成熟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發生,所以,周代對“農產品成熟度”十分關註,對此也出台了相關規定。

  據《禮記》記載,周代對食品交易的規定為:“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於市。”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周代嚴禁未成熟果實進入市場,以防止引起食物中毒。這一規定大概是史上最早的關於食品安全管理的記錄。

  此外,為防止商販為牟利而濫殺禽獸魚鱉,同時也保證動物的成熟度。周代規定:“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於市”。即不在狩獵季節和狩獵範圍的禽獸魚鱉,不得在市場上出售。由此可見,周代時人們就懂得保護生態,以獲取更多食物。

  漢唐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食品交易活動非常頻繁,交易品種空前豐富,這給打擊有毒甚至以次充好食品提出了嚴峻挑戰。

  為杜絕有毒食品流入市場,國家在法律上作出相應的規定。漢朝就出台法律規定:肉類因腐壞等因素可能導致中毒者,應盡快焚毀變質食品,否則將處罰肇事者及相關官員。

  到了唐朝,重拳打擊更加規範,唐代法律根據有毒食品出現的不同情況,規定了各自不同的處罰方法。《唐律疏議》規定:“脯肉有毒,曾經病人,有余者速焚之,違者杖九十;若故與人食並出賣,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絞,即人自食致死者,從過失殺人法。盜而食者,不坐。”從《唐律疏議》的規定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構成刑事犯罪分為兩種情況,處罰也不相同:一是明知脯肉有毒時,食品的所有者應當立刻焚毀所剩變質食品,以去後患,否則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毀,致人中毒,須視情節及後果加以科罰。具體說,凡主管故意並導致人中毒的,判處食品所有者徒刑一年;使人中毒身亡者,要被判處死刑;食品所有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人誤食用有害食品而造成死亡的,食品所有者以過失殺人論罪或者賠錢免死;他人竊盜而食致中毒身亡者,食品所有者不負責任,但須杖九十。

  不僅如此,如以加害為目的,提供有毒食品給父母孩子吃,則對食品所有者的處罰,就不得援引食品安全管理法,而要按照刑法以謀殺罪論處。由此可見,唐代法律對毒品所有者的各類情況,均作出了具體規定,讓毒品所有者無孔可鉆,不僅如此,唐代還向以次充好的假食、藥品宣戰,也就是當下說的“打假”。

  比如,唐憲宗時,柳宗元在政治鬥爭中被貶,仕途失意,健康狀況迅速惡化,脾臟腫大,消化不良,嚴重時一兩天發作一次。他自己也懂一些醫理,想買一些伏苓來調理,結果集市上賣的是用芋類假冒的伏苓,吃了病情反而加重,柳宗元告到官府,官府進行核實後,那個賣伏苓的商販立即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

  當時,唐代市場出現最多的是假酒(往酒中摻水),未敢故意損人健康。即使如此,唐朝也迅速出台規定予以打擊:第一,銷售假食品、藥品致人生病者,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第二,銷售假食品、藥品致人死亡,商家將被判處死刑(絞刑);第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假食品、藥品而死亡,食品所有者要按過失殺人罪論處。

  到了宋代,城市化速度加快,市場經濟繁榮,東京汴梁和洛陽的飲食業空前繁榮,《東京夢華錄》《清明上河圖》《水滸傳》中都有反映。書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鋪,其中專門的酒樓、食店、肉行、餅店、魚行、饅頭店、面店、煎餅店、果子行等就占半數以上,同時出現了如米市、肉市、菜市、鮮魚行、魚行、南豬行、北豬行、蟹行、青果團、柑子團、鯗團等行業。商品市場的繁榮,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問題。

  商販們經營的點心、幹果、下酒菜等品種十分豐富,利潤空間也大,漸漸地,有人開始弄虛作假,坑害顧客,他們慣用的手法是“雞塞沙,鵝、羊吹氣,魚肉註水”等。

  宋朝除了跟唐朝一樣,嚴厲打擊毒假食品、藥品外,還比唐朝更高一籌,推出了一項值得當下借鑒的新舉措——高度重視發揮行業協會在食品、藥品質量管理上的自律作用,這個行業協會不僅協助打擊“有毒食、藥品”,而且對食、藥品摻假、以次充好的假食、藥品承擔責任。北宋也因此成為史上最早讓商人們成立行會的朝代。

  北宋規定按行業登記,經營者名單入冊,以互相約束和監督,這樣,會員便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其實就是“連坐”。若出了問題,整個行業都要進行集中整頓。食、藥品質量也由各個行會把關,行業協會會長(當時叫“行首”、“行頭”、“行老”)是“法定擔保人”,負責評定商品成色和價格,出了問題,會長還要承擔後果。

  宋朝之後,歷代仍重視食、藥品安全。明清時期的食、藥品管理更精細,法規更嚴謹,對違法商販依情節輕重,比照殺人、傷人等罪來處理,其中不乏被斬首者;即使無意使顧客食物中毒,後果嚴重的也難免一死,這就對毒假食、藥品違法提供者產生了很大的震懾作用。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