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張煌言:一個“獨”字,道破南明敗因

分享到:
2021-03-05 17:20 | 稿件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中華正朔古相傳,永歷於今十四年。玉幾南荒新日月,金戈北道舊山川。春來水逐桃花長,老去人憎柏葉先。猶幸此身仍健在,擬隨鬥柄獨回天。

張煌言像

  此詩題曰:“庚子元旦,駐師林門。”作者是著名的抗清英烈張煌言。舊歷的正月初一是新年之始,以前又稱作元旦。林門,是浙江省象山縣蜊門港的別稱。

  北京易主後,明朝宗室紛紛在南方建立割據政權,歷史上統稱南明政權。時當舊歷庚子年(1660年)的新春,清朝開始了順治十七年,南明方面則是永歷十四年。新春,本該是一年裏最喜慶的日子,張煌言卻蟄伏象山縣的小海港,經歷著生命中的至暗時刻。

  短短數月前,他和鄭成功聯軍北進,兵鋒直抵南京城下。可是鄭成功不聽取他的建議,一意孤行,結果被清軍擊潰,兩人竟大敗而回。張煌言九死一生,收集舊部,不禁發出“擬隨鬥柄獨回天”的浩嘆。

  這一個“獨”字,便揭破了南明政權註定覆亡的主因。

  盡忠南明 唯他一人

  “鬥柄”之謂,本指北鬥七星的最後三星。七星排列如勺,末三星便是勺柄。北鬥星常年運轉,可依據勺柄的方向,斷定時序。引申指權力、權柄。張煌言作這句詩,意思當然是要向南明盡忠。

  可是他想盡忠,別的人就未見得如此想了。

  第一個南明政權,是福王朱由崧創立的弘光政權。朱由崧之父本有望繼承皇位,卻被東林黨所阻,結果受封福王,就藩洛陽。李自成攻陷洛陽,殺死朱由崧的父親,朱由崧跑到淮南避難,繼稱福王。後來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又攻占北京,崇禎帝上吊自殺,南京變成臨時首都,官員們便擁立福王。

  當時南京附近,除了福王,尚有潞王。但是江北的四個軍區總兵,居然有三人受到鳳陽城守備太監的蠱惑,宣布支持福王。第四人見風使舵,緊隨其後。一個軍區,稱作一鎮。四鎮憑軍勢擁立福王,百官焉敢不從?四鎮總兵,因此順利把持了福王朝廷的軍政大權。

  太監和總兵們擁立福王,乃是看中了福王之父和東林黨的舊恨,想借以打擊東林黨背後的江南士大夫群,從中攫取利益。因此弘光政權,從形成之日,就密布黨爭。揚州督師史可法,奉命統帥四鎮,抵擋清軍南下,但是他師從東林黨人左光鬥,就因著這一層關系,四鎮總兵根本不聽他號令,其中兩人竟爾向清軍投降。

  揚州一役的結果,史可法以身殉國,南京城不戰而降,福王被官員挾持,獻給清軍。弘光政權只堅持了不到一年,便匆匆敗亡,自此群龍無首,各地的明朝宗室紛紛登基稱帝。其中較具規模者,是福州的唐王政權和紹興的魯王政權。兩個政權都以正統自居,地理上又離得很近,結果非但做不到聯手禦敵,反而卻兵爭不斷。

  唐王的政權,年號隆武,故又稱隆武政權,主要的支持者是鄭芝龍。隆武二年(順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軍殺進浙東,明臣成批投降,魯王被迫出海避難。清軍又兵分兩路,直撲福建,隆武帝竟被擊斃。鄭芝龍不顧兒子鄭成功的反對,決計降清。鄭成功無法阻止父親,又不肯跟隨,只好痛哭一場,率部下退守金門。

  另一方面,隆武帝死後,其弟於廣州自立,年號紹武。同時另有桂王朱由榔在肇慶建國,年號永歷。紹武政權和永歷政權,重蹈正統之爭,又分別被清軍擊潰。紹武帝做了四十天的皇帝,就淪作俘虜。永歷帝則逃奔廣西梧州。東南方的抗清勢力,因此只剩下金門的鄭成功和漂泊海上的魯王政權。

  張煌言當時追隨的是魯王政權。十幾年後,他追想往昔,放眼四顧,仍看到大敵當前,眾人卻各打算盤。南明政權既耽於內鬥,焉能不亡?十幾年來,真真正正替明朝著想的,就唯獨他一人罷了。這便是“獨”字的第一重含義。

《張煌言的故事》封面插圖

  失去強援 分外孤獨

  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魯王受鄭芝龍從子鄭彩之邀,率張煌言等人乘船南下,抵達金門。鄭彩此舉,實是照搬以前四鎮總兵和鄭芝龍的法子,擁立皇帝,挾兵自重。鄭成功明白他的用意,借口尊奉隆武帝,不肯承認魯王,告辭離去。後來鄭彩果然囂張橫行,接連迫死魯王舊部,直到1650年秋,鄭成功重占廈門,鄭彩向魯王求救,卻被魯王的部下們乘機收拾,其部眾皆被魯王收編。

  鄭成功返回廈門之際,魯王正在浙江的舟山群島,原來他打算聯絡日本和朝鮮抗清。沒想到轉過年來,舟山就被清軍攻陷,魯王由張煌言等人陪同,赴廈門投奔鄭成功。鄭成功昔日尚不承認魯王政權,這時又已接受永歷帝冊封的“延平王”號,自然更不能承認對方。魯王寄人籬下,只好主動將尊號去除。南明各系,至此名義上都歸屬永歷帝了。

  張煌言和鄭成功由此展開合作。據《清史稿》載,張煌言嘗謂鄭成功曰:“招討始終為唐,真純臣也。”(鄭成功誓師抗清,曾自稱招討大將軍。唐指唐王,即隆武政權。)鄭成功答道:“侍郎始終為魯,與吾豈異趨哉。”(魯王曾封張煌言為兵部左侍郎。)兩人各為其主,但是誌向相同,彼此間是很佩服的。

  永歷七年(1653年)八月,魯王派大將張名振總督軍務,張煌言隨同監軍,北上攻打崇明縣,即今日上海之崇明島。二張旗開得勝,次年(1654年)正月更是溯長江而西進,衝破南通、江陰的層層防備,率部隊直抵鎮江。眾人登上金山寺,面朝東南,遙祭朱元璋的明孝陵。消息傳開,震動大江兩岸。可是忽接急報,湖湘等地的永歷帝軍隊失利,二張不敢躁進,退回崇明。當年四月,他們探知南京城守備空虛,向鄭成功借兵兩萬,卷土重來,可惜戰陣失利,無功而返。

  永歷九年(1655年)間,張名振和張煌言第三次殺進長江,甚至衝到了南京城外的燕子磯,又因兵力單薄,再度折回。年底,張名振飲恨死去,遺囑張煌言統領其軍,鄭成功卻另外派人接管,後來清軍攻打舟山,擊斃鄭成功所派之人,這支軍隊才回到張煌言的手中。

  從這時開始,鄭成功對待張煌言的態度,是格外敬重,又著意提防,卒而釀成恨事。

  永歷十三年(1659年)四月,鄭成功率水陸大軍合共十七萬人,到舟山和張煌言的六千人會師。兩人這一次出兵,目的是牽制攻打雲貴地區的清軍,以緩解永歷帝所受壓力。他們商議之下,仍以攻取南京作為戰略的最高目標,希冀割據江南,以圖恢復。

  當年六月,兩人攻克瓜洲,準備順勢拿下對岸的鎮江。鄭成功顧慮南京的清軍來援,張煌言獻計佯攻南京,使敵人不敢出動,爾後沿江再進,越南京而至蕪湖,以阻截湖北方向前來支援的清軍。鄭成功表示贊同,就請他前往落實。後來鄭成功果然攻陷鎮江,張煌言立刻致信建議他掃平沿江兩岸,從陸路攻打南京。可是鄭成功統領大軍,並不願這個“小隊長”事事指點,又或者恐怕走陸路要打硬仗,兵員損失不起,因此置之不理,偏要走水路攻城。

  張煌言到南京城附近布置疑兵,同時分出人手,按計劃侵擾蕪湖。他一直等到鄭成功的軍隊抵達,確認了後方安全,才匆匆趕往蕪湖。七月七日,張煌言來到蕪湖,四下出擊,很快就收復了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史稱:“父老爭出持牛酒犒師,扶杖主香,望見衣冠,涕淚交下,以為十五年來所未見。”

  誰知張煌言不斷前進,竟爾變作孤軍。鄭成功攻打南京失敗,居然盡撤了江岸守軍,不告而別,留下張煌言牽制敵人,自己從海路退回廈門去了!

  張煌言被鄭成功拋棄以後,拒不接受招降,奮戰突圍,繞道潛行兩千余裏,總算回到浙江沿海的林門港,和鄭成功重新建立聯絡。他預料廈門的土地貧瘠,鄭成功糧草匱乏,經此大敗,恐怕要擇地調養。張煌言猜得果然不錯,轉年開春,鄭成功就把他的戰略目標轉向了台灣島。

  張煌言失去這個朋友兼強援,抗清的路上就更加孤獨。這便是那年新春,他詩中“獨”字的第二重含義。

連環畫《抗清英雄張蒼水》

  求仁得仁 加謚忠烈

  鄭成功率軍去往台灣以後,大陸東南便趨向穩定。清廷認定南明軍隊曾受到沿海老百姓的接濟,強制推行禁海令。順治十八年(永歷十五年,1661年)十月,由輔政大臣鰲拜宣布,從山東直至廣東,魯、蘇、浙、閩、粵所有沿海住民,一律將房屋焚毀,向後遷居五十裏。這一道禁令,實質上便是焦土政策,雖然犧牲了沿海地區的漁業和鹽業,但是確實打擊了抗清勢力。

  另一方面,清軍又攻進雲南,迫使永歷帝流亡緬甸。張煌言困守海港,五內俱焚,急派人催促鄭成功牽制清軍。鄭成功卻答稱台灣方定,袖手旁觀。

  次年(康熙元年,1662年)一月,永歷帝被緬甸王獻給清軍,後由吳三桂以弓弦勒死。當年五月,鄭成功英年早逝。鄭氏內鬥一番,由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繼位,從此采取守勢,直到三藩之亂才再度活躍。同年十一月,魯王病逝,曾建立政權的南明宗室,至此悉數死亡。

  抗清的大旗傾落,張煌言更感消沈。可是他立誌向明朝盡忠,絕不肯接受招降,就憑著一腔義烈,率軍出沒浙江寧海一帶,可是他只能作小型騷擾,再無望圖大事了。

  就這樣熬到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張煌言畢竟累了,又不忍令大家陪著他舍生取義,黯然將部隊解散,開始隱居生活。僅僅一個月後,他就被叛徒出賣,被清軍尋獲。九月七日,張煌言在杭州就義,被押赴刑場的路上,兀自嘆息道:“大好河山,可惜淪於腥膻。”臨刑之際,拒絕下跪,坐而受刃。大明王朝的忠臣義士,自此而絕。他被葬在杭州南屏山的荔枝峰,和嶽王廟隔西湖相望。

  一百年後,乾隆帝為了收買人心,褒謚明末諸臣,特地給張煌言加謚忠烈,並將其牌位列入忠義祠,定期供祭。張煌言的墳墓由此屢經補葺,直至1966年的年底被毀,又於1983年按民國時照片復原。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